叫魂

作者: 竹无心a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15:55 被阅读836次

(题记——在陕西陕北地区,有一种传承多年的民俗:叫魂。当地人认为:人的魂魄一定要附在其主人的肉体上。如果一个人因受到惊吓或者魂魄受到什么引诱自行出走了,就会表现出眼神恍惚,心神不定,烦躁不安等异常状况,就要把魂魄叫回到其主人的肉体上。
叫魂多在晚上进行,一个人叫一个人应答,而丢魂的人须待在家中。具体方法是:由一成年人担任主叫魂人,需要拿上箩筐,里面放一件丢魂人的衣物,还要在衣服里放上可以吃的东西。再由一名副叫魂人手拿笤帚,跟在后面以应答。叫魂人选好地点,一般在离家不远处,先面向西方叫三次:“某某回来!”,应答人回复:“回来了!”,叫三次后转身向家的方向走,每走一步叫一次,应答人紧随其后回答一次。一直边走边叫到丢魂人的面前,然后取出衣物在丢魂人的头顶口中念念有词转三圈,之后将衣物中的食物拿出让丢魂人吃下,这样就算是把魂魄叫回来了。)

小时候贪玩,经常把自己的魂丢掉
丢在村头的大树下,水井边,磨坊里
乱坟地,或者哪一块石头下
每次都是由奶奶和母亲
仔细盘问我一天的行踪后
帮着我把丢掉的魂魄叫回来

那时候,虽然不懂失去魂魄的重要性
但每次我都睡在炕上安静的等待着
等着奶奶和母亲的叫魂声
一声一声由远到近,直至进入我的身体
等着叫魂时带的食物,红枣,核桃
煮熟的鸡蛋,都是当时家里最好的食物
有时在等待中安然的睡去
而好吃的食物,总会藏在我的枕头下

奶奶说,人长大后魂魄就全了
鬼神就进不了身
我二十一岁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
离开奶奶和她们的叫魂声
我带着满满的魂魄,去闯自己的天下
几十年过去了,奶奶走了,母亲在老家
我且变成了个落魄的人
没见过鬼,没见过神,就是想不起
自己的魂魄丢在了哪里

后来发现,经常在梦里
村头树上的喜鹊在叫,麻雀在闹
春天的田埂上堆着雪
冬天的大水冲坏了道路
每次回家不是迷了路,就是走投无路
不是自己掉下悬崖
就是洪水从山顶而下
把我逃离的土地一块一块冲垮

现在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才明白
自己一直就是个容易丢魂的人
从小是个离不开叫魂的人
在离家二十一岁的那天起
三魂七魄就留在了
野菊的花下,廊檐的雨水里
油灯下的被角,和村口的那棵大树下
... ...

叫魂

相关文章

  • 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

    《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 提起这本大名鼎鼎的《叫魂》,就不...

  • 读《叫魂》

    叫魂读后感 作者试图从清朝政治制度层面解释叫魂案件,如人事任免、官员考核、官僚层级等方面,但是我们发现叫魂案件还有...

  • 说魂儿

    (一)叫魂 农村孩子在外面玩儿,睡在外面。被大人抱回家以后,小孩会一直沉睡,怎么叫也不醒。 老人就会叫魂。 叫魂儿...

  • 叫魂

    引子凌晨五点,下了大半夜的雨已经渐渐停了。此时正是八月,虽然立秋已过,但恼人的“秋老虎”却让天气更加闷热。除去一些...

  • 叫魂

    (题记——在陕西陕北地区,有一种传承多年的民俗:叫魂。当地人认为:人的魂魄一定要附在其主人的肉体上。如果一个人因受...

  • 叫魂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调皮捣蛋,土里来沙里去,和小伙伴们竭尽所能的“害”,大人也不管。 有一天早晨起来,干啥都打不起...

  • 叫魂~~

    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很莫名其妙的。也不懂怎么描述吧,当时我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暂时回家过夏天,回到家就发烧了...

  • 叫魂

    叫魂是云南农村的一种迷信活动,当被吓到或者浑身无力,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就会找人叫魂。 小的时候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外婆...

  • 《叫魂》

    旧时认为,人都有三魂七魄,缺一不可。而人在经历某些突发事件时,受到惊吓而闹病,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就觉...

  • 叫魂

    阿呆是村里出了名的捣蛋鬼,阿呆父亲是个工程师,常年奔波在外,家里只有母亲陪着阿呆,可母亲也管不了这个小霸王,...

网友评论

  • 雾夜忧魂:赞!贴实!贵州现在也还叫魂🙂
  • 独孤云逸:确实是,我们老家这边儿现在也有这样的风俗习惯
  • 独木盛林:再来回顾,这份感动依然溢满心中。在钢筋森林里狭隘生存的我们,那片神圣的精神土地逐渐的在寂寞中消亡。多次回到那个装满着我快乐童年的故土,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丢魂的那个地方了。到底是我在变,还是这个世界在变?
    竹无心a:@张紫林 👍👍👍👍👍
  • 静铃音:再读一遍!
  • 余寞笙:叫魂,现在很少了
  • 小巳呀:陕北人的民俗😬
  • 金钗银环:好,我们这里也叫魂
  • Jsunshine_912晴天:害怕这些😳😳😳
  • 叶麟潇:有点鲁迅写闰土的感觉
    竹无心a:@叶麟潇 🍵🍵
  • 独木盛林:我老家也有这个风俗,不过你最后的那一段升华,实在是叫人感动,我真的被你感动的哭了,我十分能理解你这种情感。谢谢你的这首诗。
    竹无心a:@张紫林 诗么,用意主要在最后一节,前面都是铺垫。写叫魂只是个由头,
  • 南歌吟:魂归故里
    竹无心a:@南歌吟 魂就没带出过故里😄😄
  • 不器斋主人:先占个座
    竹无心a:@不器斋主人 🍵🍵
  • 等爱的猫:那我老家的“叫魂”一个理
    等爱的猫:@竹无心a 对的
    竹无心a:@雨后牡丹 大致意思应该差不多😄😄
  • 心是沙:真好!👍👍👍💐💐💐
    竹无心a:@心是沙 🍒🍒
  • 一颗桂味:写的真好!:+1::+1:
    竹无心a:@桂小味 🍧🍧
  • 云中飘舞:竹宝宝写得好棒👏👏👏🌹🌹🌹就是有点害怕😂
    云中飘舞:@竹无心a 好怕、好怕😱🙄😜啦啦啦
    竹无心a:@云中飘舞 不怕,不怕,😄😄😄
  • 素年清时:不错!
  • 秦岭树:写得太好了👍👍👍👏👏👏
    竹无心a:@秦岭树 🍒🍵🍵
  • 百样:都有这个风俗,反正我小时候很怕,也没有好吃的。😂
    竹无心a:@百样生活_ 哈哈,这个风俗细节和形式上有点不一样,那是和每个地方的文化有关系。
  • 赵安琪:失魂者前来拜读先生的散文诗
    竹无心a:@赵安琪1985 死写的确实有点散文化🙏🙏
  • 逐鹿君之:我老家也有叫魂的传统。应该是整个中国古代传统道家文化影响域里都有。道家认为人的魂魄有三魂七魄组成,三魂分别是胎光,爽灵,幽精。七魄分别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竹无心a:@逐鹿君 确实是三魂七魄
    逐鹿君之:@竹无心a 这倒不是。毕竟有差异,风俗未必大同:beers::beers:
    竹无心a:@逐鹿君 那是我写错了🙏🙏
  • 三湘涟漪:我们这里也有这个习俗。不过我们这里的人认为傍晚时进行最好
    竹无心a:@三湘涟漪 一样,我们这里也一般都是在傍晚
  • 林德木:👍👍👍
  • 林德木:😀是有这么个风俗,关中农村也有。
    竹无心a:@林德木 是啊,我们可以说它是迷信,但我们真的需要几个为我们叫魂的人。
    林德木:@林德木 是,只是我没你了解这么细,我刚问身边甘肃的同事,他们农村也有这个风俗。
    竹无心a:@林德木 你们那里也有这个风俗,?

本文标题:叫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rf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