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

作者: 染清如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19:37 被阅读0次

我与文学能够最终走到一起,在我看来,就好像冥冥注定一般。

事实上,在上大学之前,我与文学的关系可谓偶有交集,大多时候如同两条不近不远的平行线向前无限延伸。不过,从小常和母亲一起逛书店,只是我大多买课程资料,母亲则常会精心挑选一两本在当时的我看来即所谓“闲书”的文学书籍。每看完一本,母亲总会在首页写上几行文字,如同画上圆满的符号。我在一旁只是看个好奇,并无他想。

渐渐长大,突然有一天,发觉自己的写作水平简直差到无底深渊里,干瞪眼,不知如何是好。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决定买几本美文书,往肚子里塞点墨水。不置可否,并没有坚持下去。

转折就在大学二年级。

在由刚刚迈入大学门槛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无限新奇的心情里渐渐归于平静后,我们迎来了大二。这一年,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尽情的被各种格调品味的书香熏染着,几近无法自拔,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对文学彻底改观。

一开始,我总挑一些轻松好玩的言情小说来读,慢慢的,不知从何时起,心中对这类书籍好似达到饱和状态,感到厌倦,于是我改挑一些同样轻松但更具内涵的轻小说来看,突然发现,这些书总是能够给予我各方各面或大或小的启发,每每读完,心中蓄满感悟促使我想要写出来,久而久之,这些充满感悟的小纸条便能够合订成一个小册子了。而且,我还发现,书中有书,就是说一本书中不经意提到了其他书或作者引起我的兴趣,那么我会自觉寻找这些书或这些作者的作品来读,往往那一本书带给我的收获更大,让我不禁感慨:“我真幸运,能读到这么好的书!”

就这样,我阅读的书,思想境界在一点点提升,语言也从白话转到文言,曾经对中国古典戏剧作品连翻都不愿一翻的我,如今却是连连慨叹“相见恨晚”。

通过自身的经历,我对文学有了进一步的见解。

我们不要把文学看得太过专业化,也不要带着过多的目的性来阅读。完成一本书的最佳阅读过程,既需要良好的环境,更需要良好的心态。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如何挑选一本好书,就是你看完它有种想写些什么的冲动,那么它对于你就是一本好书。

或许,大学之前的教育模式让你暂时对文学望而却步,但不要绝望,在此,我想说,文学其实萦绕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从未离去,只是我们每个人向它靠近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我们自己来摸索。

一直打心底感谢命运对我的眷顾,为我在冥冥之中与文学牵上一根结实而鲜亮的红线,同时,更要感谢大二一年与文学耳鬓厮磨的点滴岁月,它让我对文学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并促使我跨专业报考了中文的研究生。

如今,当我坐在中文的课堂上,周身围绕着浓厚的文学气息时,依旧有种如至梦中的感觉,毕竟,曾经语文那般差劲的我对此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文学,不与其它学科同,它就像看一朵花开,一片云来,一池莲绽,一汀雪覆般,今时错过,还有来时可待,永不嫌晚。

相关文章

  •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能够最终走到一起,在我看来,就好像冥冥注定一般。 事实上,在上大学之前,我与文学的关系可谓偶有交集,大多时...

  • 我与文学

    小的时候,我家挺穷的,我就住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小镇里,那里仿佛世外桃源,与外界的联系少...

  • 《我与文学》

    步入不惑之龄,我无可救药的又重拾笔端,尽管生活中仍有许多杂事需要分神,也早已过了青涩岁月里的那片单纯的天空,但在独...

  •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的这标题看起来很有点来头的样子。其实,上世纪30年代,有个报刊叫《文学》,这个报刊的一周年纪念特辑,就...

  • 我与文学

    小时候的梦想,总是天真得让人发笑--可谁又记住了呢? 小时候的快乐,总是美好得让人回味--可谁总活在回忆里呢? 我...

  • 我与文学

    慈琪老师的分享会结束了,意犹未尽之感袭上心头。 老师大致分享了关于读写和投稿经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对文学的喜爱...

  • 我与文学

    小时候,我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后来的一次留级,我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虽然留级了,但不是我笨,是我太贪玩了,留级后,...

  •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自小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小学时,不知天高地厚,每次作文得到老师表扬,被当成范文在班上...

  • 我与文学

    我站在生命的框围中,览略过往纷杂尘事,体验一次又一次的平淡无奇与波澜壮阔---大河百代,人生浩渺,花开有期...

  • ——《我与文学》——

    现在我使劲儿地追忆了一下自己和文学的瓜葛,最终认定大约是在1984年春天,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作文课上,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e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