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软件教我们的事情

笔记软件教我们的事情

作者: 令村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23:02 被阅读0次

(1)建立思维的秩序

a、为什么要记录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遗忘。我们的大脑面临着三重考验:杂事、各类灵感和想法、海量的信息,而我们的大脑最擅长的是思考而不是记忆,因此通过工具和方法,建立思维和信息的秩序,我们才能达到那种“活在当下”的理想境界。

b、记录什么

无论是需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还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灵感,都可以记录下来。记录需要做和想做的事情,可以从“关注当前任务”、“责任和关注点”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出发,将注意力放在当前任务上,并根据自己的角色、关注点和长短期目标列出需要做和想做的事项;捕捉大脑中的各种灵感,主要是记录碎片化的胡思乱想,以及主动探索式的创造性思维。

c、如何记录

使用便利贴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为专注的工作环境。如果你正在专注地从事一件事情,切换程序或使用手机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记录和建立思维的秩序,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步:用便利贴记录我们需要做、想做的事情以及各类灵感和想法,并将这些便利贴进行重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墙壁当作便利贴的收集箱,再用一张白纸将这些便利贴进行重组。

第二步:将重组好的内容用印象笔记的拍照功能保存,还可以将这些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并用文字加以描述和总结。

(2)建立信息的秩序

建立信息的秩序,是印象笔记的基本功能,也是其最强大的功能之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信息(如纸质资料、图片、声音、视频、网页等),以及什么来源的信息(如电话、短信、IM、邮件、网页、APP等),都可以通过印象笔记进行管理。

因为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功能,就不一一介绍了。

(3)建立个人知识体系

a、构建知识体系的意义

知识体系相当于骨架,有了这个架构,学习了新知识,就知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万物各得其所。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架构,新的知识就没有存储的地方,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会变得零散,甚至是一团乱麻。

b、获取知识的途径

经典阅读:阅读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你研究某个主题时,可以通过对相关书籍进行主题阅读来获取知识。经典阅读的关键是有所输出,写下自己的观点。

浅阅读: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众多阅读类APP都是浅阅读的代表。浅阅读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占据我们很多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养成“刷”的习惯,把感兴趣何有价值的内容保存到印象笔记,再到印象笔记中进行整理、阅读和加工。这样做的目的是把上网的时间转化为浅阅读时间,把印象笔记变成你的阅读工具。

c、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存放什么内容,与这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目标密不可分。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包括:

第一步:根据兴趣、爱好和目标建立关注点。我们的关注层面可以分为三类:当前任务、长短期目标以及角色与责任。

第二步:建立收件箱。我们可以将印象笔记的默认笔记本设置为收集箱,用来存放未被加工过的信息或临时信息。无论是从哪一类终端来浏览信息,都可以随时用印象笔记记录或收藏下来。

第三步:为关注的领域建立笔记本。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为每一个关注点建立一个笔记本,并将同类型的笔记本合并为笔记本组。存放在这些笔记本和笔记本组中的信息就是我们个人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充实和调整才能使其更加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四步:定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被加工过的信息经过组织后才可以被称为知识,而只有当知识被用到时,才可以变成人的智慧。信息的收集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还要定期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才能让其从信息转化为知识。

d、信息的存储与加工

信息加工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命名、分类和标签。

命名:印象笔记的笔记命名和电脑上的文件命名并无差异,为了便于搜索,可以将笔记的关键信息写在笔记的名称中,如日期、地点和其他关键信息等。

分类:印象笔记支持两级分类:“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分类的逻辑主要有“FSR分类逻辑”和“工作任务与关注点分类逻辑”两种。

第一种:FSR分类逻辑。FSR即“工作流Flow-经验库Stock-知识体系Reference”。其中,工作流(Flow)为当前正在进行中的任务。可以为其建立一个笔记本组,这个笔记本组只保存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这样可以让你更加关注与当下的工作。经验库(Stock)为存放已经结束的工作任务的笔记本,在工作流中的工作任务结束后,就可以整理放入到经验库中。知识体系(Reference)存放相关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在我们开展下一项工作时用到。

第二种:工作任务与关注点分类逻辑。以工作任务的不同来进行笔记本的分类,比如,有些需要长期进行的任务,就可以单独建立笔记本组。另外你的一些关注点,也可以作为笔记本组分类的依据,比如阅读、旅行、电影等。

笔记的分类没有标准、统一的标准,思路清晰、符合习惯的分类逻辑就是合理的。当然,各种分类逻辑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标签:标签可以给你的笔记增加很多维度,让你的笔记内容并不局限在某一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软件教我们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ah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