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与病者的关系

作者: 老都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00:05 被阅读42次

医者施医,病者求医,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很简明,然而,医者何以为依?病也!世间无病哪来医呀!医之得法,靠的是什么?除医德、问切之术外,尚需籍病者之配合,这表现在病者的病情陈述上。

我于少时得一病,胸痛难熬,母亲带我去医院医治,门诊医师不可谓不专业,那天实在是“惊险”、“刺激”,初诊结果着实吓我不轻,说是心脏右移,我的天!这还了得!医师当时的表情是复杂的,额头冒汗,是紧张,眼中有一丝光彩,是兴奋。

他告诉我母亲,这是很少见的病例。直到第二天,“玩笑”才消解,原来,我得的只不过是一平常之病——气胸!虽说平常,也是有危险的,如果医治过于迟缓,也是会送命的。事后医师讪笑着对我说:“你这个小家伙,当时只喊疼,却不说出疼痛是与呼吸有关!”在整个医治过程中,医师尽心尽责,无可厚非,可尽管如此,还是被我给“忽悠”了一下。

看来,病者较为准确的病情陈述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医者施医的,身体之病如此。在思想认知方面,人无完人,多少还是存在着对事物认知上的欠缺的。当今时代,对某种事物的思考所形成的主观的认知,其表达方式大多是以文字,由于传统的以文治学的严谨性,使得本来简单的文字代替口头陈述落入了一个误区,治学之文是要精益求精的,因为其有典范之责,而陈述或者说交流之文,贵在不刻意掩饰、自然流淌,其表达出的东西要有精有糙,甚至亦无需顾虑糟粕的存在。以文会友大致该如此。

凭心而论,读一篇交流性文章,是否有着一种期望,望能从中寻到纰漏?如果作者过于精细,读者是很难读到他的心里去的,因为他的心是关闭的,我之于“作文”,甚有此体会,况我从写博开始,就从不以作文自居,我只是在和大家以文字的形式说话交流。我把思考的成果与认识上的缺憾一股脑地传输给读者,也在读大家之文时寻求着共性。

体病求医,心疾互医,这是和谐之理,我是这样认为的。

相关文章

  • 医者与病者的关系

    医者施医,病者求医,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很简明,然而,医者何以为依?病也!世间无病哪来医呀!医之得法,靠的是什么?除...

  • 金晓东之诊脉心法

    纲领目录 一 手法 切诊时,当先以医者之左手切病者之右手,再以右手切病者之左手,不可以单手切病者双手之脉。医者运用...

  • 闻得疫情好转有感

    医者素素奉天命, 病者昏昏由天命。 医者奋起抗天命, 不知救得千万人。 医不受人何天灾, 何其才可过方舟? 若医者...

  • 大医精诚20200819

    1,今日医师节,医者有仁心,病者可安心。医者更需专业,对疾病能做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 百工之人,皆当如此。当然...

  • 白衣天使说

    古之病者必有医。医者,所以救死扶伤治病也。人非生而健之者,孰能无病?病而不寻医,其为病也,终不愈也。博学而后成医,...

  • 医心者

    我认为我是个医者,只不过其他的医者医身上的病,而我,医心上的病。 (一) 我...

  • 教者与医者

    今天读了崔永漷教授的一篇文章《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即让学科教育“回家”》里面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 有道者医病 手法奇特骇世惊俗

    医者治病,首查病源。而有道者能知病的更深源头,故其治疗手法也就与医者有所不同而显得奇特。而在常人眼中自然会有惊俗骇...

  • 陶勇

    陶勇一个集医者、患者、医患关系中的受害者于一身的人,从善与恶、生命的意义、死亡、患者等各个方面讲述那起骇人...

  • 医者,心肠非恶也;救之疾民,驱病健也。 爬遍地与高之中,寻草药也,孙思邈是五者;一生之血“千金方”,药种八百,药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者与病者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a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