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杂吟》与疫情

作者: 茗日峻杰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17:42 被阅读0次

郭沫若先生的七律作品:

《归国杂吟》

又当投笔请缨时,

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

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

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首联旗帜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投笔”即“投笔从戎”,“请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别妇抛雏”是指离别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子女。这两句是说:“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又到了我投笔从戎的时候了,这次我决心割断与妻儿藕断丝连之情,奔赴抗战前线,为国效力。”

南昌起义失败后,郭沫若受到蒋介石政府的通缉,流亡日本,十年来过着寄人篱下、背井离乡的日子,这就是颔联中“去国十年余泪血”之所指。“登舟三宿见旌旗”指的是从神户坐船去上海需要三昼夜,而诗人一朝回国,眼见到处飘扬抗日的旌旗,从“余泪血”到“见旌旗”,情感从忧愤到昂扬,流转自然。诗人响应祖国的召唤,渴望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的心情之迫切,可见一斑。

颈联中,诗人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爱国热忱喷薄而出。这是用血和泪赋成的诗,“哭吐精诚”不仅是为祖国人民的多灾多难痛心不已,同时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也让诗人倍感痛楚。如若不是战争,诗人大可携眷属归国,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诗人又不得不承受与妻儿离散的痛苦,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溢于言表,感人至深。同时这两句诗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所在,点明了题旨:为了救国抗日,诗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及一切,只要自己的尸骨能埋在神州大地上,便视为莫大的欣慰和荣耀。

前三联送给前往抗疫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最为合适。他们舍小我为大我,无私付出,无悔奉献,正是他们的写照。

尾联表达了诗人的热切期盼,他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振奋精神,一致对外。

这句话是送给我们所有人的。在疫情面前,我们同样需要团结。将病毒扼杀,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七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过风雨,也必定见到彩虹!

相关文章

  • 《归国杂吟》与疫情

    郭沫若先生的七律作品: 《归国杂吟》 又当投笔请缨时, 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 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

  • 【归国谣】秋叶吟

    慵懒。历尽世尘千百难。盛衰何意秋半。渐来颜色换。 兀自落飘零乱。任由风遣散。 顺流倚土情漫。把沉浮惯看。 (温庭筠...

  • 杂吟

    天天诗赋 心向江川 不思茶饭 坐待云烟 难思排解 远望鹤翩 胸襟似海 无穷尽天 古人诗句 云愁柳妍 而今天涯 萦梦...

  • 杂吟

    夜倚栏杆思明月,月明故何晓? 闲来无事两三笔,提笔见拂晓。 青梅竹马少年时,欢喜八九往。 而今所合异方寸,妄得杯酒欢。

  • 《杂吟》

    挥刀斩乱麻, 舞剑是赢家。 手上千均力, 身披万朵霞。 红心聚成体, 绿野抱山花。 一段风流事, 乾坤感物华。

  • 夜游凤凰大桥杂吟

    夜游凤凰大桥杂吟 。巴山雪儿 ...

  • 【七绝】杂吟(两首)

    七绝 杂吟两首 文/冯素萍 更文吟 明知...

  • 疫情吟

    文/墨子 鬆花江上風驚柳,飲馬河邊草悚啼 癘疫狂魔掀駭浪,白衣天使鏟妖荑 老枝長歎悲殃雨,小葉初萌碾作泥 敢叫烏雲...

  • 《梦中杂吟》

    诗词正韵碾成尘,一任清流腐化侵。 孟母三迁传百世,真情难度梦中人。 ――《梦中杂吟*云水》

  • 郊原杂吟

    游园 孤怀心事不能忘,未见蝶飞过粉墙。 有梦春园奈何里,临川只在戏楼房。 春来才见一枝红,春似生心与画工。 彩径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国杂吟》与疫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pc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