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生鲜电商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国四十多家的规模, 但呈现出的态势依旧是几家独大的局面, 天猫、京东等综合性大平台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看中市场空缺抱着试探进入生鲜电商行业的很多小企业到如今, 不是消亡就是裁员。其中的原因也是可想而知。
传统的生鲜电商难以维持下去主要还是因为其背后的资金链断裂, 生鲜电商跟普通的电商不一样, 冷链物流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投入大但是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资金无法回流让小企业生存面临险境。往深层次追溯, 客户对于生鲜的要求除了质量方面的新鲜, 还希望能便捷, 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面对这样的窘境, 生鲜电商也一直在探求更好的发展路径。
一、数字、场景、产品、情感体验设计
(一) 传统生鲜市场和传统电商生鲜模式下消费者的诉求
(二) 新零售模式下对消费者诉求的满足:以熊小鲜为例

二、熊小鲜与传统电商相比其创新点
(一) 对零售形式进行了重构
熊小鲜充分把线上线下做到了融合, 但其主要还是以线上为主同时把线下流量往线上引入。线下门店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重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 人们通过对线下门店产品的认同而愿意选择线上购买;其二, 对于附近的消费者可以实现快速销售;其三, 加强与客户的互动。熊小鲜通过绑定APP的推广模式, 加强了客户粘性, 研究表示成熟度比较高的门店其客户黏性可以达到传统生鲜电商的10到15倍。
(二) 对商品结构进行重构
熊小鲜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 采购方式都是直取源头, 这样不仅保证了生鲜产品的新鲜度还减缩了中间经销商环节, 节约成本。
(三) 对店仓结构进行重组
熊小鲜以店为仓, 前仓负责物流仓储作业, 在这个作业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自动化操作系统, 操作员则是按照区域进行划分, 负责商品的挑拣, 大大加强了工作效率;后场面积广阔, 放置大量订单, 可以直接出货。
三、传统零售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从熊小鲜的运营模式上可以看出, 熊小鲜消费体验升级的背后更是一个系统的升级。
(一) 创新服务应该以产品品质为核心开展
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变化变得更无规律可寻, 但其中心仍是质量, 这就要求企业首先应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继续谋求创新, 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就如熊小鲜的“鲜、小”就很好的抓住了客户的痛点, 吸引到有消费能力的顾客。同时兼顾客户的消费体验, 用心打造场景, 打造差异化, 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二) 在品牌建设上, 多些人格化设计
熊小鲜在品牌建设上稳抓住了客户的情感线, 这不仅体现在其有趣的宣传和推广途径上, 还包括可爱的小熊崽儿形象的塑造, 传达出一种亲民感, 迎合了客户的心理追求。
(三) 受消费者价值驱动塑造数字化布局
传统电商还在想着怎么吸引到客户增大客户流量, 熊小鲜通过线下营销把流量引入到了线上, 实现便捷的购物体验, 在加强引导的作用下客户粘性越来越高, 解决了流量成本高的问题。


四、新零售模式下产品质量和成本的思考
从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到线上电子商务, 再到如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 企业一直在寻求最能减缩成本, 最有效吸引消费者, 获取更多客户流量的有效途径。那么, 目前盛行的新零售模式是否真正做好这一环节, 实现物美价廉呢?
在个人思考里, 认为真正的物美价廉是对商品的定性判断, 更多的是客户通过获取产品得到的效用层面的感知。即便是商品价格在某些群体看来是偏高的, 但是对于消费主体来说, 只要从中获取的效用超出了这个价格下的预期, 那这个商品对于该消费者来说就是物美价廉的。相反, 则海外水果海鲜都是联合天猫超市, 由天猫团队统一海外采购的, 这些商品在采购上已经和天猫等实现了协同采购, 减缩成本。
超市做海鲜的通常做法损耗很大, 它把损耗这部分的毛利放在定价里面, 所以不卖50%的毛利做不下来。但源头直采以后, 可以把这部分比例去除掉, 所以价格大幅度下来了, 可以做到毛利20%。源头直采带来价格降低只是一方面, 另一个好处是, 当价格降低, 人们需求增多后, 海鲜这样的产品流转率提升了, 因此商品能够保持新鲜度。”
其次,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了收获了很多额外的体验, 这些体验增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熊小鲜在信息技术的投入上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为的就是给客户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在超市内部设有多个自动贩卖机和结账机器, 客户可以自选自结账, 减缩了客户的等候时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升级, 信息系统的协调, 加上各种附加的增值服务, 对于客户来说, 是一个高效用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