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翰惠特默,被评为全球销量排行第一的教练书籍,也被誉为教练领域的圣经,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什么是教练?教练是通过激发潜能减少干扰来帮助人们提升绩效的。
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模型,GROW模型。
这是激发潜能,减少干扰的奠基性模型,也是教练领域最广泛应用的工具。
这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代表了提问或反思的四个维度。
Goal,目标设定,是指探索和设定各种目标。
Reality,现状分析,是对当前的情况和实现目标的障碍进行分析。
Options,方案选择,是探讨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Will,行动意愿,制定行动计划。
我们可以通过愚公移山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来进行拆解。
如果把愚公家族比喻成一家公司,这个家公司的问题是,每年挖土方的绩效指标都很高无法完成,即使是完成了,第2年肯定会有更高的目标。因为移山的总目标实在太难了,故事的结局是之后天神出手帮助愚公家族把山移走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特殊事件。
那么天神如果不出手,这个家族一定会陷入困境,要怎么办?
教练可以出手,通过GROW提问法引导愚公家族走出思维的误区找到出路。
Goal 目标
教练问:你们家为什么要移山阿?
答:因为山在家门口进出都不方便。
教练:那么移山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呢?
答:是希望能快点走出去了解和接触外边的世界。
这样一问一答,你是否发现:愚公家族在移山之初,其实并没有考虑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是因为山挡住了路,而把移山本身当成了目标。
Reality 现状
教练问:现状是怎么样的?
答:愚公的家四面环山,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Options 方案
教练问:要达到快点走出去又不绕道的目标,有什么方法可以选择?至少想三个不同的方案。
答:除了移山之外,还可以装山洞、修路搬家的。
教练:那么这些方案中,哪一些比较省时省钱更简单易行?
答:相比较而言,搬家比移山、装山洞、修路更简单易行,更省时间,成本更低。
Will 行动
教练:那现在为了实现走出去的目标,你们家族准备做什么?
有没有发现当你开始运用GROW模型,他们也许会选择搬家,而不是移山,也就不会有我们所熟知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GROW模型可以带给我们三个价值:
第一,从问题导向思维转向为目标导向思维模式,摆脱了固有思维的束缚和干扰回归本源,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第二,突破局限性思维,从单方案到多方案,凡是至少有三种以上的选择。
第三,自主决策,选择移山或者搬家,是家族成员分析研讨后的决定,不是教练的决定,教练只是提问引导,自主决策可以激发大家内生的动力和潜力,引发更强的执行力。
GROW模型是一种破框思维。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和这个模型一样,都是典型的目标思维模式,打破了原来问题导向的思维框框。
它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框架,包括4个步骤,目标设定,现状分析,方案选择和行动意愿。
第1步目标设定。
我们在做事情或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就是你说的初心,为什么要强调不忘初心呢?
因为很多人在过程当中可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我们有时候会容易忽视解决问题,而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成时还会去创造问题,企业与竞争对手过招时为了竞争而竞争,本末倒置,忘记了自己最终的目标。
比如说谷歌早期开发功能的时候,它只开放给安卓系统专用,如果你用iPhone和iPad苹果的话,这个功能是没有的。
为什么它要这么做呢,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进行竞争,这是一个很糟糕的决策。
谷歌是一家通过提供免费服务赚取广告收入的公司,谷歌的大部分产品是软件,对于用户是免费的,像搜索、地图、邮箱的,对于这种业务性质最重要的是开发更多的产品,所以不管是通过安卓还是苹果都应该提供最好的应用,让用户去用。
限制这种做法,最终导致苹果手机发布新的系统,用苹果地图代替了谷歌地图。
这下它遇到危机了,它是怎么应对的呢?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功能,3D城市地图。这次不同了,不只安卓用户可以用,而是彻底开放给所有的苹果用户用。在这个过程当中谷歌甚至推出的各项新产品和新功能给全平台使用,甚至很多功能特意为苹果用户考虑优化。
这两次竞争,谷歌的做法不同的是:
首先第1个是问题导向,为了竞争而竞争,而不是从最终公司目标的角度出发。
而在竞争之后对目标进行回顾,发现偏离之后进行全用户开放,这次是从业务角度出发,不是为了竞争而竞争。
谷歌虽然有明确的使命目标,但是在过程当中一度偏离了这个目标,后来通过目标回顾,发现偏离还能回顾初心。
那么这个就是GROW的第一步,目标设定。我们应当突破问题导向的思维界限,通过目标导向去站在一个更广更宽的维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什么?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第二,现状分析。
我们要理清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分析,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阻碍实现目标的障碍有哪些?
那我们怎么样子去分析呢?有时候凭脑袋、凭直觉去分析,肯定会有遗漏,我们可以用工具去进行系统的分析。
比如说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优势和劣势是从自身的角度分析,机会和威胁是从外部的环境进行分析。
愚公家族的优势是家族很团结,目标很一致。劣势是后辈的年轻人不愿意像祖辈一样那么吃苦耐劳去挖山运土,而他们的机会是天神可能会出手,威胁天神可能更不会帮忙,反而天神不帮忙的概率比帮忙的概率大很多,毕竟天神帮忙可遇不可求。
所以这么一分析愚公家族可能就不会盲目的去移山了,这个就是现状分析第2步。
我们应当跳出直觉的框框,去和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不单只是看到好的一面,更能够看到阻碍目标实现的障碍和危险,这样子在后续制定方法的时候,可以更针对性的减少威胁实现目标的方案。
第3步,方案选择这个过程类似于头脑风暴,尽可能找多的不同视角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英特尔是电脑微处理器的领导品牌,早期的时候,它的主营业务并不是微处理器,而是存储器是通过一次艰难的战略转型才放弃了存储器业务的。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英特尔在日本廉价存储器的冲击下,连续6个月亏损,49岁的总裁格鲁夫非常焦虑,焦头烂额,约谈了董事长兼CEO的摩尔商讨解决办法,两人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突然灵光一现盯着问到:如果我们下了台,顶替我们的人会采取什么样子的行动?
犹豫了一下之后,他们说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那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于是两个人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关闭了现在的存储器业务,这是一个很令人痛苦的决定,但是这次痛苦,理性的转型带来了他后面几十年连续的辉煌。
就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拯救了一家伟大的公司,所以多角度思考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从目标出发打破思维的框框,包括身份角度的框,资源限制的框,经验的框等等,开拓思路,尽可能寻找三种以上的达成目标的解决方案,从单一角度、单一方案到多角度、多方案并择优选择。
第4步是行动意愿做的事情,包括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再回到英特尔公司,再明确了关闭存储器业务的策略之后,他是怎么执行的?
首先他关停了带领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存储器业务,裁掉了近7200个职位,几乎是公司总人数的1/3。
然后是他开启了全面转型之旅,做了两件事,一提出公司的定位“微处理器”公司,二提出口号,并采用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
因为处理器在电脑里面是看不到的,如果提出这个口号之后能够设计一些音效,就能够突出你这个处理器在电脑中的地位。
经过这样的广告,这个口号和声音的传播,让消费者记住了英特尔,这一轮广告是营销史上的一个经典,差不多10年后的2000年,在全球的品牌调研中,英特尔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的第2位,仅次于可口可乐,对于一个工业品牌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
这就是英特尔将他的业务转型策略变成行动计划之后,付诸实施的一个成功案例,当然过程需要付出的代价这里没有阐明,但不得不说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转型都是经历过一段极为艰难的过程的,能挺下来找对方法继续前进的,最终就是赢家。
GROW模型带给我们几大思维的重大突破,包括从问题导向的目标导向,从直觉分析到系统分析,从单一方案到多方案,从方案到行动,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释放潜能,减少干扰,更快更高效的达成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