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宫崎骏会写出《千与千寻》?

为何宫崎骏会写出《千与千寻》?

作者: 明尧如玉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06:28 被阅读0次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父亲是宫崎家族经营的“宫崎航空兴学”的职员。宫崎骏自幼由于身体不好,故不擅长运动,也因此对静态的绘画很有天分,特别对于飞机感到兴趣,并成为终身的爱好。

宫崎骏为家里老二,所以没有要继承家族事业的压力。而他从小身体不好,不适合运动,绘画是一种非常适合静下来做得一种活动和爱好,静和绘画使人更深入地理解、刻画他所描述的世界。这为宫崎骏在动漫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发掘自身拥有的优势,使之成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

从这一点看,他的经历与千寻举家搬迁有同样的经历。但二战是在1945年结束的,举家搬迁时不知他有多大,不清楚他对这一段经历是否有印象。但是人的记忆是很有趣的,我对于我五岁多时,曾坐二舅赶的毛驴车,驴车不断倒向大水渠,掉入大水渠时的场景,以及当时的一幕幕,至今非常清晰。或许这对于宫崎骏而言也是一样的吧。当时战争与去往陌生地方的恐惧和抵触是不是和千寻举家搬迁很类似呢?

他所在的家族经营一个飞机工厂,属于军工企业,所以战争后期物质匮乏中也能保持颇为温饱的生活,宫崎骏度过了相当自由的幼年生活。然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宫崎骏却意外地对家族的特权产生了怀疑。宫崎骏的父亲告诉他,其实宫崎家族生产的飞机尾翼根本不符合标准,全是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临时女工制作加工的,只需贿赂下军方管理人员,产品就可以蒙混过关。这些在大人们看来无可厚非的把戏,却在宫崎骏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引发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影响了他之后从事动画导演的创作风格。

家族里大人们认为的无可厚非的事情,就像汤婆婆的澡堂,汤婆婆所做一切只是为了金钱,所以只要是顾客就会有无上的权利。包括澡堂中的其他员工大都也是唯利是图,看到无脸男的金子,就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无脸男的需求。但在宫崎骏纯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也激发了他对于人性的更多思考。而剧中的千寻就像是一个站在局外观看人性贪婪的纯真的灵魂。这也许正是宫崎骏先生在通过千寻思考吧。

现在流行的绘画心理学,就是通过分析人利用潜意识画出的画来分析人,是认识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非常好的心理学测试工具。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在绘画时,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之中,而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对作画者的精神世界抱有更加真实而深刻的理解。

这样分析看来《千与千寻》与宫崎骏先生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从绘画心理学角度分析《千与千寻》就是他自己思维的呈现。

备注:

本文中有引自百度对宫崎骏先生的简介,后面是我自己的思考。

字数:118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宫崎骏会写出《千与千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xn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