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写就出局17班
这样读书你将会事半功倍

这样读书你将会事半功倍

作者: 披着洋皮的郎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22:14 被阅读1次
来源网络

阅读分为四层境界,这四层境界之间是渐进的。

第一层不会在第二层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出现在第四层中。在这里我会粗略地介绍这四层境界,而在后面的卡片中,会更详细地介绍。

首先,阅读的第一层境界叫做“基础阅读”

这第一层的确也算不上什么境界了,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字,能知道作者的每一句话究竟在说什么。

而这第二层境界,叫做“检视阅读”,其特点在于强调时间。

简单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区别于“基础阅读”,你还得了解一本书的“结构”,“包含的部分”以及“分类”。

第三层境界称为“分析阅读”

重点在于如何把一本书吃透。

阅读的第四层境界“主题式阅读”“比较阅读”

这时候我们要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同时阅读某个主题的多本书,主题阅读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甚至需要架构出可能没有在任何一本书里出现的主题分析,这种阅读方式非常的复杂但也非常的有效。

检视阅读

1、有系统的略读

检视阅读的一个重点在于“少量时间”,短时间内寻找这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

当然也不能放过书里的任何一个细节,包括“书名”,“副标题”,“序言”,“目录”,“索引”。然后再从目录里挑选几个你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章节来看看。

当你能有了大概的判断:这本书大概是说了什么?这本书值不值得我继续读?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你就做到了有系统的略读

2、粗浅的阅读

在日常看书的时候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刚看几页遇到读不懂的或者电子设备的提醒音就把书本放下了,有可能你就会把书一直放在书架上。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了一本好书,放在床头3个月都没看下去。每次都是刚看两页,在看的时候被手机上的各种推送打断,或者是看到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就会把书丢到一边。每次只要手机在身边就会先玩手机,想着玩一会然后再看书,可是一玩就能玩到该睡觉的时间,书也就没有再看。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不妨试试下面这个方法。

“粗浅的阅读”的重点在于——不停顿,哪怕读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资料,直接忽略掉,把重点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可能最后你只读懂了书里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没有关系,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你已经读懂的地方,你可以告诉自己:“起码我已经读懂了这些,已经很棒了。”

毕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是学会阅读的前提。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的《快速阅读》介绍的技巧

第一步,找出一本书,借助手指,指尖指着要读的地方读,通过强行地提高手指的移动速度来提高阅读速度,集中注意力,在你理解的基础上速度越快越好。

第二步,连续阅读三分钟,并且记录下三分钟共阅读了多少的内容,进行标记。

第三步,再次阅读这些你记录的内容,把手指的移动速度加快,需要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

第四步,你需要重复上一步的操作,但是要把速度提高到一分钟,这时候你的阅读速度已经提高了三倍,你还要不断练习从而让自己适应这个速度。

经过这些训练,当你每分钟阅读的字数达到在900字左右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逐渐开始摆脱“默读”——即脑海呈现的不再是声音,而是信息本身。只有“读书”变成“看书”,你的阅读速度才会真正提升。    

一本书很难看完主要原因在于“主动

“主动阅读”的定义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有四个基本问题供你参考

1.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说什么?

你需要想办法找到这本书的主题以及从属的关键议题。

2.作者在细节上说了什么?

你需要了解作者的特殊观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掌握阅读艺术的精髓在于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 。

分析阅读

第一个规则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阅读之前就知道。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骨架,而分析阅读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出这副骨架。

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第三个规则是: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并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的。

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个规则:找出重要的单字(word),并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当我们找到了关键句,那么如何确定我们真的理解了它的主旨呢?作者在这儿给出了两种测试方法:

1.“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要你就作者所写的某个句子作解释,而你只是重复他的话,或在前后顺序上作出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句话。

2.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者与主旨相关的某种经验?

第七个规则是:从相关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础论述。

第八个规则便水到渠成了,而这也是诠释内容的最后一个步骤:找出作者的解答。

主题式阅读

找到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而读该主题类的书籍。

最后以培根说过的话作为结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参考书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相关文章

  • 这样读书你将会事半功倍

    阅读分为四层境界,这四层境界之间是渐进的。 第一层不会在第二层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出现在第四层...

  • 这样读书定能让你事半功倍!

    第一章 有效率的读书 第一节 确定读书目的 大部分人在读书的时候,这些目标会变的模糊,与小说不同,商务类书籍是需要...

  • 这样读书,可以事半功倍

    文/夕月晨风 不知道你是否感觉,书读得不少,但是记住的不多,能够用上的更是屈指可数。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很久,却也不...

  • 这样读书,你才会事半功倍,受益颇丰

    从小到大,很多人都在读书,小学,中学,大学,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可是,如何能够读好一本书呢?只有透彻读书,才能读的更...

  • 这样读书让我事半功倍

    1月8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读书报告。报告显示,得益于购书渠道的便捷以及电子书的普及,中国的阅读人口与...

  • 学会快速阅读术,你将会事半功倍

    有一天,偶然翻到彭小六的微博,看到他的标签是阅读达人,好奇心让我往下查看了一番。我发现彭小六每隔两天就分享自己的书...

  • 有效复习 积极备考

    期末考试将至,有计划、有目标的复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期的期末复习我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 【0812晨读感悟】这样阅读更高效

    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让你事半功倍。戴维斯在他的著作《这样学习最有效》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像沙漏理论,指出了阅读的五个...

  • 学会用规律记忆,将会事半功倍

    列宁说:“规律是现象中持久的东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而且规律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

  • Python 全栈:Flask 项目实战_实现一个精美的智能提升

    那么接下来,你在学习基于 Python 开发的常见框架和包时,将会事半功倍,学习速度会更快。 今天我们将利用过往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读书你将会事半功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rn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