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把序言非常认真仔细地看了几遍后,确定没有明显的疑问了,在简书文章里澄清了主要概念,心想这下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吧?下面可以进入到正文的阅读了。
谁知周四永澄老师说他还在阅读“序言”部分,我就奇怪了,难道老师都还没完全弄明白?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我怎么没发现问题呢?不管了,我先进入附录A的阅读吧。,
过了半小时,大家都回来后,老师开始讲解他对序言中“快思考,慢思考”一节的理解。老师第一句话就把我问住了:”这一节有哪些关键词?它们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关键词我倒是在书上画了,但没有前后联系看,不同的表述是不是相同的含义?各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接着老师说,第一段里第一次提到”直觉思维“,要特别注意!咦,”直觉“这个词前面提到好几次,但是”直觉思维“是否有提到,我还真没注意呢。看书还是太马虎了!分析阅读还是没做到位啊。
今天我又重新把原版书看了一遍,总算进一步理清了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思考老师在共读中提出的疑惑,有了不小的收获!
一、序言中的关键词及其关系:
本文中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有:
直觉、启发法(又称捷径)、判断、偏见、专家直觉、判断启发法、直觉启发法、直觉思维、情谊捷径、快思考、慢思考

二、我对共读中永澄老师和书友提出的几个疑惑的回答
Q1:捷径、判断、直觉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直觉捷径和情谊捷径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直觉捷径和情谊捷径与捷径、判断、直觉三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回答:
-“捷径”是一种我们对问题做出回答时采用的一种手段,通常是凭经验来回答是或否,比较快捷。
-“判断"是我们对问题(或不确定因素)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直觉"是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或不确定因素)时大脑中首先出现的印象和想法,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很善辨,我们对这个孩子的直觉就是“他将来会做律师”。
-”直觉捷径“是指我们在做判断时依赖”相似度“和”记忆”来做出判断。“情谊捷径”是指判断和决策直接受到喜欢或不喜欢的操弄,很少思辨和推理的成分在内。
-直觉捷径和情谊捷径都是属于“直觉思维”的一部分,直觉捷径包括相似度、可得性法则和锚定,是卡尼曼和阿莫斯研究的“启发法(捷径)”范畴。情谊捷径属于更宽泛概念上的启发法,不在卡尼曼和阿莫斯的研究范围之内。(见上图所示)
-我们在面对问题或不确定因素需要下判断时,会首先应用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里面包括直觉启发法(捷径)、专家直觉和记忆、感知等大脑活动。(见上图所示))
Q2: “直觉启发法”和“判断启发法”是一样的的吗?两者是指同一个概念吗?
回答:
我认为两者是一样的,可以划等号,都是指在判断时应用的三种启发法手段(相似度、可得性和锚定)。
依据:
1.


中文版这里说“没有对直觉下准确定义”,但后面说“只简单说明了”判断启发法“很有用,....",这个表述说明”判断启发法“跟”直觉“很有关系,直觉在判断启发法里担任了重要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直觉的特征。
2.


中文版说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是:在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用简单问题来置换。例如:
-在预测角色的相似度时,没考虑美国农夫和图书管理员的比例是多少这个复杂的统计学数据,只想到史蒂夫的个性和典型的图书管理员之间非常相似这个简单问题。
-在判断字母K出现在单词首字母位置与第三个字母位置的频率时,只更多想到字母K出现在首字母位置上的单词这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不去想字母K出现在第三个位置上的单词有哪些这个较难的问题。
这种情况不也正是”判断启发法“的主要特征吗?
综上所述,我觉得”判断启发法“可以等同于”直觉启发法“。
Q3:判断与决策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判断(judgement)是面对问题或不确定因素时你给予的回答,通常是”是“或”否“。如:史蒂夫将来会成为图书管理员吗?是的。
字母K出现在首字母位置的情况比出现在第三个位置上的多吗?是的。
决策(decision making )是指面对不确定要因素时的决策过程。卡尼曼和阿莫斯研究人们在简单的赌博中如何做决定。
在做出”赌“或”不赌“的决定之前,你先要判断你的赢面是大还是小,你觉得赌一把是否值得等。一般是先有判断再有决策。判断是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决策是你随后做出的行动。
如:投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就获得130美元,如果背面朝上你就输掉100美元。你是赌还是不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