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法门 同归方寸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明心见性 识心自度 修心观境 禅中有画
禅画的发展史
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禅画起于五代,盛行于宋元,下及明清,仍遗其馀韵。
唐代王维;唐末贯休、宋代梁楷;明末清初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近代的虚谷,现代的弘一、丰子恺,在禅画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禅画?
禅即是画
所谓禅画,禅即是画,禅与画相同,都是性情的流露。笔中有禅,墨中有禅,禅在笔先,直指本心。
只画心中所想,不画眼中所见,扫尽俗肠,不随时趣,散闲清介。不画名山大川,不画繁峦复岭、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是心与画的相通。
禅画的特点
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
“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成就了文化史上蔚为清流的禅画大观。
主要的题材,有高僧、祖师、散圣(指寒山、拾得、丰干、布袋等)的生平事迹(包括悟道或调心的过程),禅宗的公案故事,以及自然界中的山河大地、花果鸟兽(如猿鹤、牧牛等)。
均假借物相,以寓意禅机。间亦有作佛菩萨像,或罗汉像者,则多以显示神通自在,变化多端为特色。
禅画展示

这幅画里面有三个僧人,一个很躁动,一个很安静,一个很乐观。
站在火山口上,显示出了三种不同的思想,这个火山象征这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不管你站在多么危险的一个状态下,只要坚持绘画的信仰,坚持对真理、对善的追求的一种信仰,你的头顶上总会出现一朵慈云,护持着你,加持着你。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理注入画境,达到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境界。



感悟
悟心去画画,反过来禅画又有助于人悟道。佛的本意就是大彻大悟。我们生存于自然中,让我们去感悟生命,感悟绘画,让我们后人托住禅画这颗明珠,让它发扬光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