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祭——记《琅琊榜》萧景琰

作者: 早起的余痕 | 来源:发表于2015-11-20 16:22 被阅读21850次

梅长苏第一次到靖王府,只一声轻叹:“这里和从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看着十五岁的白衣林殊和十七岁的红衣景琰,没由来地鼻头一酸,红了眼睛。

原来将骨如靖王,也曾是那样顾盼神飞的少年呵:他还未束冠的十七岁,战甲轻束,红衣猎猎,眉梢眼角都分明带着盈盈笑意。

结绳顽笑处,魂归曾到否

不似后来,命运一一抹去他生命里所有的鲜活生动,只余下一张不动声色的侧脸。

那个爱笑的萧景琰死在了他的十九岁。

他从未想过东海告捷凯旋而归时,迎接他的不是吵着要鸽子蛋的林殊,也不是祁王兄的点头赞许,而是赤焰案尘埃落定的诏书。

所有他以为的父慈子孝,他以为的政通人和,他以为的未来人生,都变成了一个血淋淋的笑话。

从前他的理想,就是和林殊一起承教于祁王兄,为官定国安邦,披甲纵马沙场,即使哪一日,真的马革裹尸为国埋骨,也不枉这一腔男儿热血。

而一朝惊变,他的所有的信仰悉数坍塌崩溃。

那个曾跃马扬鞭的肆意少年,迎着父皇的咆哮,负着闭门自省的恩旨,踏着血流成河的问斩街口,就那样悄然无声地死去了。

我们能轻易地看见林殊变成梅长苏时削皮挫骨的鲜血淋漓,却往往会忽略言笑晏晏的萧景琰一夕之间变成眼神冷峻无波的靖王时,那场心如死灰的无声凌迟。

此后世间只有熬尽十年心血来筹谋乱局的梅长苏和把自己放逐于朝堂之外一心打仗的靖王。

七珠冠,枉回首

我当年看书时,痛惜于林殊锋芒毕露后的人生起落,心折于梅长苏的运筹帷幄,他始终吸引着我全部的注意力。靖王,于我不过是春风拂波,仅仅止于心有微澜而已。

可当我看着靖王风尘仆仆地策马而来,却对着郡主驻马相问的桥段,我不禁莞尔。

这的确是我当年读着小说时,脑海里浮现出的那个耿直又爱别扭的靖王:

身在朝堂外,却忧心着朝中人。明明是担心郡主的被迫选婿背后的重重压力,想要关心她,却已经找不出一个适合关切的姿态,只好继续端着一脸的冷傲。除了他出声呛夏冬时嘴角隐隐勾起的一丝淡淡冷嘲,无论是之后他被侍卫拦在城门外听着亲随将士的嘀咕抱怨,还是父王心不在焉的赞许和横加指责,他始终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冷峻。

朱衣改,策马风流

对霓凰,他避的是同为赤焰支持者的嫌也好,避的是为“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伤感也罢,这位大梁手握云南大军的郡主知道,在这偌大的金陵城里,能完全心无芥蒂,真心为她的未来而忧心的人,也就只有靖王了。所以,勉力强撑精神来对抗情丝绕的郡主,看到靖王闯宫相救,只拼力一声轻唤便力竭地安心倒在他怀里。她知道的,眼前的人虽不是她的林殊哥哥,却也是同样拼了性命也会护她周全的人。

御前陈情,靖王先是深深地瞪了越贵妃一眼,按捺着眼中那冷冽的怒意,一如他在昭仁宫那冲天而起,旋身挟持太子时,身上迸发的浓重杀气。

冷冽的眼神,浓重的杀意

自己领受了刀挟太子的罪名又何妨,她是那个撒个娇林殊就不得不背着回家的小姑娘,她是那个曾经和林殊一起欺负他,笑着叫他“大水牛”的小姑娘,她是那个他们曾一同捧在手心里的小姑娘,最护着她的林殊已经不在了,叫他怎么还能容别人来欺凌践踏她的名节和尊严!

忽地想起那日的城郊,郡主始终对靖王的面若寒冰的模样挂着温和的笑意,回头对夏冬说“靖王自有靖王的风骨。”

不枉青梅竹马一场,郡主始终是懂得靖王的。纵然时过境迁后,他已经不是那个眼睛都带着笑的萧景琰了。

《琅琊榜》的故事发源于这盘赤焰逆案的残局,结束于完满的四海清明前夕。

那个地狱归来的梅长苏,依然是金陵城最耀眼的人。只可惜他不再是当初的神采飞扬的少年将军,而是病骨一身面色苍白的梅宗主。

我们总吐槽靖王智商,可靖王智商下线得最彻底的事情应是参与夺嫡,而不是没有认出林殊,更不是一意孤行要营救卫峥。

在他的心里,那个耀眼的宝座从来都只有祁王萧景禹才配得上吧。

一开始,祁王哥哥言传身教,教他身为皇子身负江山社稷的重量,家国天下的重量。最后祁王哥哥也用他的死,教他太子之位上还有着君王威严的重量和人心险恶的重量。

十九岁之前,他也曾经以为自己有父亲万般宠爱,也曾以为父子君臣家国天下;而三十一岁的靖王看着祁王兄惨死,看着太子和誉王在父皇眼皮底下斗了十年。

聪慧如他,如何不懂?表面上的父子君臣,至始至终都只是君臣而已。

太子之路凶险,君王之路孤独,他知道,这每一步都通往万劫不复。无论是十七岁的萧景琰,还是孤愤了十年的靖王,都不曾想过皇位。

直到听闻“得之得天下”的梅宗主的选择,靖王的笑满是嘲笑:“选我?”

他笑自己,也笑梅长苏,还笑世事无常,命运弄人:最后要背起清明理想重担的人,竟然是他。

可梅长苏向他抛来的橄榄枝,是他的信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的人生从来身不由己,因为即使碎了一地,他也是有他的信仰和坚持的。

每一步都走向万劫不复

所以无论是父皇的雷霆暴怒,还是父皇手中直抵着心脏的利刃,他依然从容地说着“祁王兄”。我知道那声声的“祁王兄”,已经不仅仅是祁王萧景禹了,那是靖王君子立身国之立本的家国天下,那更是十九岁的萧景琰曾经被现实打碎的信仰。

如果说对林殊的结局是一阵惋惜,对景琰的结局,应有的是叹息。

蔺晨曾劝长苏:“靖王自有他应该承担的东西。”看书时不察,甚至观剧时都几乎未觉,蔺晨所言,并不止于隐瞒的愧疚和夺嫡凶险的亏欠。

直到一袭玄色帝王装的靖王掀开林殊牌位的红布,我才真的意识到此生,他真的也再做不回那个十七岁的萧景琰了:

林殊沉冤得雪,除去追不回的亡魂,他的家国理想有靖王可托,他的忠魂战骨亦有战场可归,他求仁得仁,许在梅长苏身上的愿望都一一完满,以林殊的姿态死去也不算哀极,只是凄艳。

可笑是的,明明最后坐拥了天下的靖王,他的人生却从来都没有过选择的权利,无论是十三年前,还是十三年后。

仿佛他的人生在十九岁就过完了一生的绚丽,之后的人生只有一条通向孤独却足够荣耀光鲜的路可以走。

十三年前,靖王还只是个鲜衣怒马的小皇子,他受命出征东海不得同披战袍,只能在心里遥送挚友策马北境,到最后他却连在挚友牌位前痛哭一场的权利都没有。他还是尚且是思过的皇子,林殊已是是赤焰逆贼,天地为碑,尸骨无存。

十三年后,靖王终贵为东宫太子,却再无法与子同袍奋勇杀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登楼目送,目送挚友再次拖着病体远上北境。靖王总抱歉着当年未能登楼相送,红着眼故意要幼稚地把十三年的分别归咎于此才罢休。他后怕似地殷殷嘱咐林殊一定要平安归来,却唯独忘记了与他认真说一句再会。彼时的靖王并不知道,这次的分别已是永诀。他的旧城楼,再也等不到那个鸽子蛋的主人归来。

作为那个唯一被留下来的人的痛苦,这才是靖王需要背负的最艰难的东西。

当年最年幼最耿直的他,在漫长的为君之路上学会了缓缓而治,学会了平衡各部,学会了太多太多……

他独自挑起了共同理想的沉重担子,因为他的身后已空无一人。

此后山河万里,再不见你

那个曾经笑起来那么温柔的红衣少年,就那样缓缓定格成了别人眼中不怒自威的一抹玄色,就这样隐没于史书几句寥寥的赞誉,从此不带悲喜。

那个叫萧景琰少年,他死在了他最灿烂美好的十九岁。和林殊不同的是,无论过去多少个十三年,那个萧景琰都不会复活在靖王身上了。

                                            ——疏雨

可能写得让很多人觉得失望了。

琅琊榜的想法,大家都写得很多了。对于景琰的喜欢和想法,还是想说说那些别人还没说的。鞠躬。

年龄问题我数学不行bug了(ಥ_ಥ)感谢各位的指出。看剧的时候听台词是景琰说我十七岁了,然后大家讲林殊死于19,自己想当然就直接写成这样了,改完之后念一遍的感觉好奇怪(ಥ_ಥ)书上林殊比景琰小两岁,剧中林殊和景琰同岁,然后景琰比林殊大。必须改的年纪我改了,不需要改的我保留十七岁的说法,因为配图的确十七岁。

和文章无关的后话,没兴趣可以点叉叉了:

首先,已经私自转载了的公众号我会去举报的。

此后微博转发请圈此文署名,知乎转载圈“熊猫痕”,并注明出处简书,附链接后可随意转发。

然后,我不是王凯团队的人,凯黑们你可以歇息了,现在是营销号侵权,而不是王凯团队找营销团队花钱炒作,谢谢。

最后,承蒙大家厚爱,从小就是爱听表扬的臭屁家伙。一开始只是因为自己看《伪装者》虐哭了,随手写的明诚一表爱意,是大家的肯定让我放胆写了不敢写的景琰。从偷文的情况来看比明诚受欢迎?然并卵,我依然最爱明诚_(:з」∠)_

下篇如果还是人物评的话,应该是曼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206b8308d44:给个赞
  • 李逝水:写到了心里。看剧时同感。手动比心。
  • 49b5227b9acc:明媚少年
  • e632a42a9932:真真正正写到我心里,赞赞赞!
  • 970d9a78eac4:文章写的很有感染力,看的我都有点泪目!
  • 06e05089e8b4:好喜欢这样的文风,也喜欢凯凯诠释的靖王,赞赞赞
  • 苏堇岚:说的真好,其实最孤独的人终究还是他。哪怕他最终登上了至尊之位,但那个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的萧景琰,再也回不去了。
  • ff9befb36271:写得太好了!从微博追到了简书
  • 2ddd9617b085:写的实在是棒啊,看的怎不让人动容。。。
  • 开耳:很棒!不管是黑王凯也好乛,粉王凯也罢,感动人心即为佳品。
  • 1511e14a10ab:这些话最能代表靖王的心思了
  • 黄雅猪:写的好
  • 35a75144f90e:写的很棒!加油哦~
  • ebbfe1aa94e5:看哭了。看剧的时候各种为他的智商捉急,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只庆幸,幸好他做了那些选择。被靖王对霓凰的守护感动到。
  • e5fc0ab97ec6:感动。
  • a1a272eb4768:写的真好,微博上看到的,追过来了
  • 旧句子:林殊请求抗击外敌时,靖王应是知道他不会再回来的。他的病情前期早已交代,更奈何又去苦寒之地。
  • 旧句子:笔者,萧景琰去的应该是东海吧?
  • 一叶浮生gr: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来关注简书
    女飞贼:@一叶浮生gr 同,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才知道并且关注了书简。
  • 384aea302a70:写的挺好的.可是我觉得他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是身不由己,当信仰和美好碎了一地,他孤掌难鸣,面对的又是父亲,唯有洁身自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是很好吗?当年祁王和林帅若只是被夺权,大概也会放下一切,隐于朝市吧
    早起的余痕:@碧海青天夜夜心 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他只想做萧景琰,不想做靖王,仅陈述这个观点。因为太多人和我当初看书的时候一样,忽略了这件事了。
    384aea302a70:@痕儿有只喵小歪 是呀,靖王一直坚信他们的清白.我只是不喜欢你否定靖王,景琰永远是自己的模样,即使生活面目全非,他依然坚守自我,林殊也是一样,真正死了的是太子和誉王,泯灭了自己良心,如其有过的话,真正有情有义的人总是幸福的.时光抹不去曾经.景琰也好,霓凰也好,曾经有过,就永远有甜蜜的回味
    早起的余痕:@碧海青天夜夜心 他的信仰不只是是他们的太平盛世,还有他们的清白
  • 温艳光年:林殊是幸运的,郡主是我最敬佩的女子。心中装着天下,也装着他的林哥哥。
  • 60bfda40869e:解析得好好,琅琊榜最爱的就是景琰。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怀念死去的人,心疼活着的人。
  • 桑夏木里:起初不待见靖王就是觉得他智商下线太频繁,看你的这篇文章,才知道还可以这样看待他。以前总是觉得靖王过于一根筋,有事也不听苏先生的劝,现在想来,也许就是你说的这些原因吧。理想已碎,抱负不复,也就只能执拗的坚守自己了人吧。琅琊榜 的每一个人都让人心疼。
    桑夏木里:@桑夏木里 怎么那么多错字。。
  • 墨月霜花:太深入人心了。。
  • 本慈:好,兄弟情谊的宫斗着实难见。
  • 后窗:写得真心好!
  • d5d13b5fa126:写得好
  • 97036b9efddb: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犹如蒲公英,看似自由,却是无奈。当他君临天下,有谁知道他心中的孤寂和辛酸,或许还有认命和欣慰。离开的人都离开了,留下的人心中一直会记得离开的那些,一辈子藏在心中,不能说,不可说,等到自己离开的那天,解脱了。一辈子,除了前十七年,剩下的,一直想不愧对兄长,情义,到最后成帝,是百姓,安定……他可以辜负自己,但不能背叛情义,这就是他的风骨,纵使全世界都相信,他不相信,他的坚持和信任,谁能懂?
  • ba02d2427028:写的深入人心,确实,活着的比去了的更痛苦,所以,活着更需要勇气。
    早起的余痕: @ba02d2427028 (๑• . •๑)
  • 98cebccd5e35:那种痛苦没有亲身体会怎能体会其中
  • 顾颜槿:wuli凯凯演得超级好看!十八岁的景琰真的是非常清俊。
  • overall:我觉得写得好对呀
  • 80fbd9346cfc:写的让人好感动,眼泪都在眼眶打转了
  • 汉谟拉比CN:写的太好了
  • 稳住:大赞,留在最后的才是最痛苦的。他的一生都是兄弟的一生,自己的人生并不圆满。帝位不是他的诉求,而他的诉求却已早早凋落。
    夜凉如水的夜:@稳住 太忙了最近!去看我的吧
    稳住:@夜凉如水的夜 早让你写,你不从😳😳
    夜凉如水的夜:我的晚了一步啊
  • 躺在向日葵上的馋猫:写的很棒!!!
  • 小乒乓:读的过程中几次都是忍住了沁在眼眶的眼泪,我喜欢的还是那个17岁的萧景琰
  •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唉,现在还在追,看了好像去搜剧情啊……我忍忍忍忍忍………
  • 檀肆:写的真好,大赞
  • 夏木的夏天:写得真的很好。
  • 夏日欣晴:写得真好,写出了我心中有却笔下无的靖王:+1:
  • 一笔晴埋:写得太好了
  • Kunz:真心好!!
  • fea996a01943:萧景琰的成长,更像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那种,年少自由,年岁带着责任和理解一起来
  • 叶子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夜喵也怕猫:就四个字:扣人心弦。
  • 7c461a65f2b7:写的很赞,不错
  • e2c0a95c69eb:来个麒麟才子篇吧
  • 6a0570f592c4:再去看一遍 哈哈哈 虽然被琅琊榜伪装者靳东王凯胡歌天天各处刷屏 那也可以理解 毕竟我天朝终于有了良心剧 不再是娘娘腔小鲜肉……
  • d1e8bc9ef8f9: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靖王
  • 8385f0f7bba1:《琅琊榜》故事写的好但其实每个人都有故事感。正如一首歌所唱,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
    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在生长。
    玲珑公主,谢琦,莅阳长公主,言阙,这些配角也都是痛苦之人,他们也有自己一段过往。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身临其境,永远理解不了别人有过怎样的绝望,没有一个人活的轻松,可能也只有死人最轻松了!成长就是学着理解,学着承担,学着让自己安然无恙。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 2b2e42c37710:作者写出了我心中所想
  • 7c7118f7bce0:很棒😈
  • e8790d9951d4:写的很好
  • 射石:总会长大,不必心死
  • Loach:不得不说,写的很不错
  • 53fe204f6f87:写的很好
  • 0ef759402e8d:看哭了:sob:
  • 烟月不改:写得很好啊!每次看到靖王孤身一人,面目冷峻的样子都一阵心酸
  • 99014367a30d:很赞的
  • 30fda5a415be:写的很棒,简直催泪
  • 小丸子ariel:写的好用心!赞

本文标题:少年祭——记《琅琊榜》萧景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il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