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一个是范畴成员的典型性研究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下文,经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说,我们平常也说到渴了喝饮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
水、王老吉。
其实它是跟人的经验,就是背景很多因素有关,而不是一个一般性的,我们通用的都认同的一种。
像卡车司机在长途旅行什么开车过程中,美国的卡车司机他们经常喝的是罐装牛奶,我们很少这么喝,他们是经常喝,所以,他们会在这种环境下,跟我们的反应就会不一样。
一说到饮料什么,他们想到的可能不是茶,对于美国人来讲,一说饮料,想到茶的可能会比较少,这就跟上下能跟文化背景是有关的。
另外还有,就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对于科学的概念,对于严格界定的有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来讲,典型性高低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虽然在我们的传统中,经常数字也有吉有凶的,我们没有还有自己的吉祥数字,但是,在数学里头,这些数字之间其实是平等的,谈不上,你能说3比5是更典型的基数吗?或者是3和5,30比我更好的数字吗?更典型的数字吗?
在严格定义的概念里头,其实典型性是不起什么作用的。
原型说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像我刚才提到的休息时间的饮料,就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答案。
还有符合概念。
小勺和大勺,我们觉得哪个勺更典型?
木勺和金属勺,哪个勺很典型?因为我们在食堂老吃,老用的是金属勺?不让用木勺。
其实在家里才能用金属勺很少的,可能都用的小汤就是瓷勺。
在餐馆里大部分也是瓷勺,很少用金属勺的,但是,现在我们都是用餐具了,可能好点,我记得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全是自己带饭盆,再少带一个饭蛋。
很多年前我是90年上大学,好很多年前我们好多人都没出生,那时候,是典型的是上课的时候,就书包外头再拎一个饭袋,就是拉毛巾缝一下,中间有个绳一拴放大可以进去就提着走,也可以放在食堂里。
我们那时候,用的基本上都是用的是一把金属勺,都是用的一把金属勺,筷子不方便,少比较方便,所以,就是一个盆一个勺。
吃饭在学校里,当时过送是这种状况。
还有信息的缺失,涉及到范畴的大小,样例的可变性,还有关联等等。
这个问题,像小鸟比大鸟更多的歌唱,我没去验证过,但是,据说有这个情况,小鸟真爱唱,这在原型这种理论里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反对原型理论的证据,似乎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具有原型。
例如抽象概念,刚才我说到,爱恨要给出充分必要的有难度,爱恨给出原型也不容易。
在能想出爱恨的原型吗?我现在请我们想想爱,你想到了什么?
各种爱,然后,有各种原型。
还有就是原型理论,在解释概念知识时并不完备。
第三个,是他不能够很好的解释,怎么促使某些类别变得自然和连贯,怎么把促使我们把某些东西组织在一起,形成了某一个类别,而没有形成另外一个类别,就是原型理论对这些现象,都不能给出很好的说明。
第三种理论是样例理论,样例理论提出概念,是对一系列独立样例的心理表征,它跟前面圆心理论的差别,在于原型理论是存储的一个最佳样例,或者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一种原型,而样例理论认为,我们是把所有样例都存起来了,当然有可能有遗忘,你看了100条狗,你就把这100条狗存下来了,你看了1000条狗,就把这1000条狗是样例,都存在脑袋里了,虽然中间有可能乱有可能忘,但是,你存的就是这些东西,没有存一个抽象的原型那种东西,也没有存一种充分必要的属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