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于反思的理解是这样的,我把它等同于回顾,也就是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思考,这里回顾重点在于事情,比如白天经历的事情,晚上回想一下,这就是反思。
自从第二遍学习李笑来的订阅专栏,我又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点,就是对于自己思考过程及结果的审视,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很不习惯,往往想来想去没有什么结果,好在我没有刻意地去做,只是每天坚持,经常审视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我有如下的一些感想。
首先是能够很好的控制情绪,这得益于能够感知情绪,然后就是思考产生情绪的根源,以前只是能够意识到情绪的存在,然后努力忍着,现在经常能够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出处,尤其是看了《超越感觉》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大部分来自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就是说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一来根本就听不见别人的意见,也就不会注意到自己的想法是否有问题。于是越想越生气,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现在不会了,我能够知道自己生气的根源,比如不愿给老婆买手机,表面上看上去是心疼钱,其实是对没有安全感的恐惧。
其次是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加深入,在反思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之前就是线性思维,或者说就是一根筋,这个得益于老喻的那篇测智商的文章,我比较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之后,我发现自己往往把事情想得很简单,经常会被定势思维所限制,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关键在于能够跳出正常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个有点反人性,比如测开关那题,按照一般想法就被限制在了利用发光来判断开关的定势中,因为我们平常判断是否有电的时候都是利用发光来判断,而那题恰恰利用了我们的这种思维定势,我刚开始的时候就陷入了这个圈套,然后根本想不出来。看完答案后恍然大悟。
第三,我一直在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测智力的题也好,自己的很多固有思维也罢,以前都遇到过,在那些固有思维上也吃过亏,但是现在再遇到他们,我还是一样会再次陷入困境,这就是俗话说的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为什么呢?我想关键在于没有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突然想起了笑来老师的万能钥匙,遇到瓶颈了,是时候换个地方找钥匙了。就像现在的社会,这得益于以化石燃料和信息技术喂代表的工业和信息革命,但是往这个方向上发展已经快到极限了,所以要换个思路,换条道路再前进。
我们往往不能够把之前的存量扔掉,就像我们的定势思维,不能说定势思维就一定不好,因为那毕竟是我们遗忘经验的总结,这些想法都是经过以往很多次实践检验过的,是正确的,但是方法就像工具,有其局限性,不能应对所有的问题,这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非要拿这个思路去解所有的问题。就好像我们用惯了锤子敲东西,然后遇到布时,非要用它去做衣裳一样,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思维定势只是一种借口,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思维懒惰。遇到问题下意识的利用过往的经验,这样一来,不必思考,直接拿来就用,遇到新的问题就抓瞎了。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好思路之后,应该做的是把它用起来,而不是题目解决了就结束了。现在明白老师们都在说的,用起来,只有自己真正用起来,那思想才是自己的,才不至于学了那么多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