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3.7号,女神节,我们的老师上官老师给我们又讲了一个课《你的口味,决定了你的事业》,她说事业也可以换成任何我们想要思考的名词,“婚姻”、“财富”…
算是第二次听到这个话题,第一次是在2.14号情人节,在另一次WeWork的活动里,那次活动上一个测试结果是“酸味”的理工男,在听完了老师的课后,第二天在我们的群里说,我找到了女朋友。

性格、命运、星座…我们一生听到很多种给我们划分各种不同的类型的说法,我们也常常按照这些标准去思考自己的行事方式,去衡量我们和他人的相处之道,也常常辛辛苦苦地给人普及我们学到的各种知识…
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没有错,是因为我们的确是感觉到有的行为和创造的这些内容相符,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对此很相信;但是同时,当然也有人不信这种“星座学说”,“宿命论”。说仔细看看这些内容,每一个放到任何人身上都能说得通,它是用抽屉原理来设计的…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也不想争论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因为很早就学到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正确。即使厉害如牛顿创造的“机械论”,在量子力学范畴上也力有不逮。

虽然口味也是一个和星座有相似,根据某个标准来划分的一个内容:咸,辣,酸,淡。彼此之间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口味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星座中没有说彼此之间有转化的可能,而上官老师的口味密码,是当时在国际学校十多年当校长期间,从孩子的身上不断总结出来的。口味之间还能调整,孩子比较明显,成人会慢一些。这是比较奇特的一点。
口味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它是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基因,外界环境综合下来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展现出来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着一个人平时的行事风格。
如果只有这一层,那么这个是其他学说的一个变形和升级,也仅仅是一个学说,更重要的升华之处是老师的这句话“失败者被性格所困,成功者把控性格”。

从这句话里,我体会到,星座也好,还是老师的口味也好,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让我们自身了解自己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如果把我们困住了,那么我们就容易被工具所累;但是我们破除自己的标签,勇于创造不同,做正确的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么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大梦想。
人生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只要你想的美,你就一定会真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