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想写一篇文章,以纪念王憨山先生的辛劳,也纪念我与他的情谊。憨山去世前几天,为了邀请他参加在广州的一个画展,我们有不断的电话联系。
1993年,我调广州后,他来穗看我不下七八次之多。十多年来,逢年过节,互通电话问候。平时书信往返,亦颇频繁。友情之深,可谓桃花潭水。

憨山去世后,听说湖南北京小有热闹,趋之若鹜,我生性不愿“凑”,看看大家的表扬文章,颇觉有趣。
那天晚上,湘潭齐白石纪念馆馆长王志坚与憨山的大公子雪樵来家作客,谈话间,雪樵说此行受母命定要请杨老师写篇文章,其情切切,我当即应允。
本文所述,仅涉及憨山先生出道之初。余后之事,待日后有暇再记。

我与憨山先生相识于1987年。春节刚过,地冻天寒,憨山先生一身老农打扮,背一蛇皮袋子来长沙找我。入座寒暄,他打开袋子,是一滿袋新装裱的立轴花卉。一张张抖开看过去,花鸟草虫,生机勃勃,气象恢宏,大有东坡豪放气概。
我问憨山有何打算。他说想在师大艺术系办个展览。我说我来操办,适逢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杂志介绍我八个版面,我当即打电话给该杂志主编何山,请他速来。何山来到后,我说,请你去印刷厂撤去我两个版面,上王憨山,而且,我瞩何山兄同时作一短文随刊绍介。
1987年5月20日,由湖南美协、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王憨山画展》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大楼展厅隆重开幕。展名由著名作家、首届茅盾奖获得者莫应丰题写。著名画家、省文联执行主席、省画院院长陈白一为画展作序。座谈会上,我提出“长、大、直、圆”四个字以概括憨山先生的艺术特色。

画展完后,憨山先生打开一本册页,请我题词留念。我不假思索,提起毛笔就写了这样一段话:“长大直圆,气呑山河,读王憨山先生的画,有白石再世之感。”
九月,收憨山先生第一封来信。全文如下:
福音同志:
由于你的大力援助与扶持,使我的展览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影响,在此表示感激。
展出至今,长时间忙于社会应酬,尽管也画了不少画,也交了不少朋友,但于自己则全无长进,虚度了有用的时光,长此下去,前路确乎不堪设想。
面临这种危机,我将下决心谢绝一般社会活动,锁门作画,用一或三年时间争取完成百幅新作上京展出,并取得一定成就,能否实现,则要看自己的决心与毅力了。
打算认真读点书,习点字,做点基础工夫,决不可长期架空,自欺欺人。有个好友劝我要耐得住寂寞,休管他暂时的毁誉与荣辱。这确是我当前应抱的为学态度。
但愿能继续得到你的帮助与扶持,恳切得到你的指点。我的通讯地是:双峰县龙田乡保丰村。旧历年底或年初拟送来一批新作请你指点并奉上你提出的我认为勉强像样的梅花。祝
创作新胜我
问全家好
憨山弟
1987、9、29、
信中憨山提到送我梅花之事,那大概是同年八月,憨山邀我等去他家作客。记得同行的有陈白一、莫应丰等。驱车前往,顺路还去了双丰荷叶塘,看了曾国藩的家。
憨山的家为一典型乡村农舍,四周的红土坡上坡下种滿各色瓜果蔬菜。憨山一家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无余钱,有剩米。日子缓慢而悠闲,怡然而自得。

在堂屋坐定,憨山的女儿端上山泉泡的园茶。消暑片刻,我提出看画。只见憨山从屋外一连背进扎扎实实的四大捆画往堂屋地上一丢。我说我今天来帮你做上门工夫。
大半天时间,我将四大捆画一分为二作了挑选。憨山说,你喜欢的就拿去。我挑了两幅小斗方,每幅仅画了一只简笔小鸟。另外,有一幅四尺直对开的梅花,山野清气,扑面而来。憨山看我喜欢,说还有几幅,等清出来之后一并送到长沙来。如今,这几幅梅花仍藏在我的画室里。

深秋12月,湖南电视台的宋平打电话来,说拍了一个 憨山专题,请我去看样本。我过去看了二十分钟,不甚满意。我对宋平说,看来得重拍。我说我今晚开个夜班,写篇解说词,你明天来拿。
宋平当然高兴,隔日,憨山与宋平来了,看了解说词,十分欢喜,决定立即重拍。憨山说,还有一事相求。说要请县委赵书记参加电视拍摄有困难。我问原因。憨山说某年春节县委书记邀乡贤聚餐,书记轮流敬酒,待敬到憨山时,憨山将酒杯一倒扣,拒绝了。憨山说以前也没有什么矛盾。我说,你也太旧式文人了。我答应去县里说动赵书记。
赵书记和我姐夫是朋友,我拿了姐夫的信去双峰拜访他,赵很和善,答应去憨山家拍镜头。这个专题片在省台、中央台都播出了。憨山来信说:“由衷地感谢你们对我的高度关怀与无私护持。”信中几次提到赵书记对他的诸多关照,心情甚佳。

上文提到我为憨山的册页题词,不料一时间在社会上起了不小的风波,传言杨福音说王憨山是齐白石再世。据说消息传到北京,王朝闻为此一肚子气。有次,憨山在长沙外面的一个城里办展览,一群人围着我直问为什么说王憨山是齐白石再世?
我说,你们讲的、社会上传的,与我的题词大有出入。现在这本册子也在展厅,你们可以去翻。我说的是“有白石再世之感”。也就是说,看王憨山之画,可让人想起齐白石。我又说,我杨福音都不嫉妒王憨山,分得别人没有嫉妒的。

1993年我举家南迁广州, 王憨山亦常来我家聊天闲话。其间谈艺亦谈苦恼。此是后话,留待来日再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