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趣味杂文书法密悟中国传统文化
人工智能狂飙过后的情感孤寂,绝对奢求文化的浸润

人工智能狂飙过后的情感孤寂,绝对奢求文化的浸润

作者: 晓暐 | 来源:发表于2017-11-01 10:06 被阅读16次

不要误判形势,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退出舞台的是衍生类的细分领域,绝不是和人类文明、精神享受以及文化复兴紧密相关的元素,诸如书法、音乐、美术、戏曲、文学等等,甚至在人工智能愈来愈迅猛的趋势下,最后沉淀的只剩下人类独自相处时最需要的精神载体。

你真的确定未来不需要写字了吗?如果这个问题被99%的人回答“是”,那么你作为1%的稀有物种,将是多么的珍贵而富有价值!如果这个问题被99%的人否定,那干嘛现在不每天抽点时间练书法以及具备持久魅力的文化形式,但绝非易变的鲜明阶段特征的诸如时尚之类,为将来衍生职业把你淘汰的时候储备一条自我愉悦的退路?

你在你的职场能干到多大年龄?你的核心能力能持续多久?之后呢,你会以什么度过余生的空白时间?人工智能伴随的必定是无限的孤寂。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工“情能”,智能的发展必然给“情能”让出巨大空间,如果没有愉悦的物质填入,你将面临巨大的恐慌!

80岁,是人生的第二个不惑。但也许,第二个不惑比之于第一个不惑,还要困惑。你的老去和老去的你,正在被时代的快车呼啸抛掷,坠落的速度比第一个阶段超过的不止一个量级。现代社会发展,尤其科技智能的发展,必然带着反人类的一些因素,许多的前沿讯息均是来自于欲望的驱动,并非人性的本质。而你当人老色衰时,却不得不回归到你的本真。

这种常见的上下结构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处理得比较中和、美观、稳重却并不容易。因为结构的简单,造成协调的困难。而有的字,是因为结构的复杂,造成困难,所以两个极端都是困难的。对于不偏不倚的许多其他字,会明显感觉到轻松的多。

我们日常书写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偶尔会遇到很不顺手的字,行草体时随意地掠过了。

既然是上下结构,顾名思义,上下要结构起来,结构是一个动词,意在笔先,在处理上下关系上,要想着增加两个部位的黏性。这是第一步也是前提。

然后,北,就要适度分开一些,背,适度上迎。而且,背,本身从各个点画,就要蓄满向上的动能,在静态中能感觉到它急不可耐却又别无他法只能留在原处的躁动。

呆板,为什么有的书家写字很端正但也很呆板,大约就是没有能力处理静态中动态的关系。古往今来,真正的书法大师,其个性鲜明,常态是静,但无不拥有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无论他们的书风是刚劲、柔媚还是粗犷,其内在的精神韵味都是无比丰富的。

难能的是,这些内在却不是练习出来的,是天赋,是人生,是阅历,是苦痛,是大悲大喜,曾经沧海之后的自然带入。

-END-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狂飙过后的情感孤寂,绝对奢求文化的浸润

    不要误判形势,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退出舞台的是衍生类的细分领域,绝不是和人类文明、精神享受以及文化...

  • 绝对的孤寂

    世人如此喧嚣 独我静静站在那里 如矗立街头的石柱 身怀四十张嘴的沉默 和千年时间沉淀的重量 无法言语心事 婴儿在耳...

  • 繁华过后的孤寂

    看遍世间繁华,总有一个人偷偷孤寂的时候。 喜欢热闹,却总是有那么一段时间会孤寂下来。 当自己真正的孤寂下来的时候才...

  • 往事如风

    没有星星的夜空,没有话题能补充,太多往事总随风中溜走,不敢奢求什么。一曲明天过后,唱出了我内心的情感。过往...

  • 【雅舍小品】天人合一,是物境,更是人境

    这次研学旅行的主题是心"文化浸润"。西湖文化是重要课题,学习的方式则是“浸润”。若要"浸润",则需要慢慢走,望...

  • 让情感教育浸润初中语文课堂

    让情感教育浸润初中语文课堂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出炉,将情感文化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学科...

  • 文化浸润心灵

    张小砚曾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同样,93岁的叶嘉莹也说过:“读书,让我们的心灵...

  • 文化浸润心灵

    初春,培训席,我们随主讲人思路走,走着走着,慢慢地就被带至一处芳草地。接下来很自然地闪现出这样一行字 :我希望你能...

  • 风神智库|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征程

    文化是现实的反映、历史事件的缩影与艺术再现。狂飙突进的时代,产生狂飙突进的文化;苟且偷生、萎靡颓废的时代,产生萎靡...

  • 孤寂

    孤寂是只有知道热闹过后知道,从来都是孤寂的人是体会不到孤寂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狂飙过后的情感孤寂,绝对奢求文化的浸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sw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