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今日看点艺术之家
[我写我画]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我写我画]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作者: 85a977d44e82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23:51 被阅读0次

初识乌镇,还是在茅盾先生的散文里。《乡村杂景》里的悠然,《桑树》里的买卖,《大旱》里的水居,《香市》里的热闹,他老人家把乌镇生活描写的特别江南。

因自己画了不少岭南水乡的画,同学看过画后,建议我一定要去乌镇看看。于是,在清明多雨时节,带着对茅盾先生散文里的印象,寻了一个机会,来到了乌镇。

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人到了乡下便象压紧的弹簧骤然放松了似的”。日复一日在城市的石屎森林里如厕吃饭,上班下班,人给挤压的如弹簧般难受,到了乌镇,一下子被这经典的江南水乡湿润了,舒服的养眼养心,真让人觉的“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虽说乌镇已经完全商业化,但乌黑发亮的木屋,绿水萦绕的白墙,红花洒落的青瓦,隽秀婀娜的拱桥,石板幽深的小巷,无不诉说着她与众不同的美妙,使人很容易想起邓丽君的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乌镇,恬静而沉稳地伫立在江南的芳野上。不张扬,不谄媚,从容淡定,宠辱不惊。

我想,我该用怎么样的手法,来画出这处处是景的水乡。纯墨?似乎不够丰富。速写?画不出烟雨江南的水色。还是用彩墨吧,既有古旧淳朴的水墨洇色,又有花红柳绿缤纷多彩,画乌镇最合适不过了。

花间一壶酒,庭中乐品茶。愿自己丹青在手,乘一叶扁舟,穿行在乌镇的绿水中,感受这似水流年的痕迹与沧桑。

作者介绍:王文军(君),字布衣,年已不惑,祖籍山东招远,生长于江西于都。平生教书育人,从不误人子弟,得桃李满园。画痴,且不拘于某画种,笔耕不断,现为广东顺德美协主席团成员、秘书长。

相关文章

  • [我写我画]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初识乌镇,还是在茅盾先生的散文里。《乡村杂景》里的悠然,《桑树》里的买卖,《大旱》里的水居,《香市》里的热闹,他老...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江南梦 每个内心柔软的中国人,或许都有一个江南梦。 这个梦,来自小时候看的各种电视剧,像《新白娘子传奇》,像《江南...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计划去乌镇始于大学,但当时距离太遥远,车费加门票让我望而却步。毕业后来杭工作,使距离大大缩短了,但苦于休息时间和经...

  •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对乌镇的初印象是源自刘若英的的宣传片《来过,便不曾离开》。镜头下的乌镇,“潺潺的流水声、光影斑驳的古桥、长满...

  •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我喜欢自在的独处,因此渴望独自旅行。起因应该是“似水年华”,乌镇渐渐成为我心底向往的独自旅行的心灵休憩地。“...

  •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撑着油纸伞 走在悠长寂静的雨巷里 看小桥流水人家 听侬侬细语 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距今已有上千...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地区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

  • 乌镇——来过 便不曾离开~

    匆匆过去的十月 对于乌镇而言 经历了国庆的大潮 戏剧节的熏陶 嘉年华的精彩 游客的纷至沓来~ 热闹而又精彩纷呈~ ...

  • 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2019年8月8日 上海之行第三天——乌镇走起 早上7.00起床,迅速收拾完毕,下楼吃早餐——还是最爱的荠菜大肉馄...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乌镇,著名的江南古镇。 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是2003年的电视剧《似水年华》,这部剧至今仍然是很多似水迷心中的白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写我画]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u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