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日子是9月5日,澳大利亚的父亲节。本来没有啥感觉,昨天晚上在餐吧吃饭,碰到一个陌生男人,经过我的桌前,停下来,以一种奇怪的表情看着我,并含混不清地反复念叨着说:“Father's day,father's day”! 见我有些不知所措,他扑哧笑了,出了个鬼脸儿,然后往柜台方向走了。因晚上要参加弘毅乐学书院的“云例会”,急着要离开,当时只回应了一声感谢的话,很快就结账走了,出门时,见那个男人在与几个伙伴举杯欢乐,我冲他们点点头,算作别过。

于回住处的路上,我想起来之前上课时,老师说过周末星期日是澳洲“父亲节”。掐指一算,正好赶上公历九月五号,挺巧的。“九五至尊”,虽然澳洲人不懂得这层意思,就他们而言,确实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但我还是骑在车上,于心里跟自己扯起来闲篇。
怎样做一个令子女尊重的父亲,恐怕这是天下大多数父亲经常思考的问题,至少在我心头,被此常常诘问。自从做了父亲,遇到不少人生的新课题,虽然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地往前走,基本上还算是顺利,我却有一种遗憾和自责。

在不久前中国的“父亲节”里,家女在私信里给我写了一段话,她说,爸爸就是我终生依靠的大树。我看了,非常感动,但也真心惭愧,遂感谢并回答道:这个事儿确实是真的,爷爷已经走了四年多了,但他老人家的的确确像一棵大树,立在我心头。尤其是你爷爷的终生学习的人生态度,九十岁以后直到卧床不起,依然坚持读书,甚至是坚持作笔记……,每当目睹他老人家厚厚的一摞摞成捆儿的笔记本,我都心生一股子强大的力量!

昨天的朋友圈,看见弘毅乐学书院点评老师金美兰转发的一帧图文,很有意思和意义,“你跟别人的差距,不在于你走的慢,而在于,别人走的时候,你只是一直在看。”
这段话,看似跟“父亲节”没啥关系,但我却很喜欢,这口气特别像老爹生前跟我说的话。他老人家愿意跟我讲大道理,但又口气温和,循循善诱,有时候挺啰嗦,重要的事情可不止说三遍。比如说,他极其反对占别人、尤其是占公家便宜,不赞同走捷径、耍花活和投机取巧的事,更不赞赏朝三暮四、轻言放弃的人,所以总在我耳朵旁念经一样的嘱咐说“莫伸手”、“性痴则志凝”一类的话。

想想看,人们心中的天鹅是洁身自好的,蜗牛是有永不放弃精神的,而即使是羸弱的老鸭子也有牺牲自我的舔犊之情,但是这些都不如来自自己身边的人、特别是长辈的耳濡目染、以身作则的教化,注入给你自己内心的一种力量。
上次中国“父亲节”,我跟女儿说,你的父亲比我的父亲差得太远了。这是心里话,我不会停下脚步,我要像父亲那样,终生学习、思考和践行正道,做一个合格的好父亲!

师大铁陀记于西澳2021年9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