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作者: 陈煜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02:31 被阅读0次

        中国有很多人不认为有神,或说不承认西方基督教所讲的神才是真神;也不相信基督教里有真爱、基督教里才有真信仰。中国人绝大部分都非常自信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基本上对基督教是一概排斥。

        的确,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根本差异,诸如“神创说”与“元气说”、“五行”说的不同的世界起源观,“原罪论”与“性善说”不同的道德伦理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与“爱有差等”的不同社会政治观,以及只拜上帝与拜祖先、孔子、鬼神仙佛的不同等。这些差异都成了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重要因素。中国基督教既属于基督教,这一冲突自然无法避免。

        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也并非格格不入,从唐朝的景教、元朝的也里可温教、明朝的天主教到清朝的更正教,基督教四度入华,历经许多艰难坎坷,终于植根于中国这块热土。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不断冲突、碰撞、融汇、交流中,双方形成了相对比较和谐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在中国也逐渐完成了从西方的“洋教”到“中国基督教”的转化。中国基督教正在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共同点越来越被看重。

本文试从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不同点、共同点和共融点作一简单的分析。

一、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不同点

(一)宗教观方面

        基督徒认为基督教是神立之教,而其他宗教是人立之教。只有信耶稣才是唯一的通天之路。所以人类都必须信靠耶稣才有希望,信靠任何其他宗教都是枉然。基督徒只敬拜独一真神,相信“他力得救”。主张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因为神是无形无像的。错误的祷告神不会垂听。基督徒祷告是为了神旨意的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热衷宗教、关心神,而是注重伦理,强调三纲五常。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知生,焉知死?”现在的人多数认为一切宗教都有道理,都是教人行善的,没有真假对错之分。只要心诚则灵。任何宗教都是殊途同归。相信“自力得救”。中国人认为“举头三尺有神灵”、“满天神佛”,主张多神论、泛神论。所以,一个中国人家里可以看到好几个宗教中的神像。中国人拜神近乎贿赂,总是用“菩萨保佑平安”之类的话来向偶像祈求,若事情顺利就会还愿给偶像。即使贩毒和杀人也会照样求偶像的保佑。中国人实在是在拜一个贪官偶像。中国人拜神是功利主义的,不是为了改变自己,而是为了利用神灵达到自己的目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很好的说明。

基督徒的敬拜更专一、虔诚、圣洁。

(二)自然观方面

        基督教强调天人相分,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按神形象创造的人,他有使命治理和征服这个世界。基督教并不把自然界看作是神秘的、封闭的、不可触及的,更不把它当作神来拜。基督教认为自然界是开放的,是人类征服的对象,因此敢于治理和征服自然来造福于人类。因此,基督教从来不反对自然科学,反而强调应承担起治理自然界的责任。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甚至东方文化中视自然界是神,自然界不被开发,而是被崇拜。所以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中国古代进行科学研究的都是一些道士、和尚、宦官或其他一些非“正人君子”的人。因为“正人君子”只搞伦理,而非科学。近代中国虽然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带来了许多益处,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自然观,带来的后果也令人堪忧。因人的罪性,弊端触目惊心。人们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任意开发、剥削自然的结果是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自然与人对抗,生态遭到破坏,环保成了大问题。

(三)人性观方面

        圣经记载神最初造的始祖亚当是完美无罪的,但因着违背神的命令,吃了禁果而堕落在罪中,成为罪人。他的这一犯罪使得罪进入了世界,于是众人都犯了罪。亚当的罪遗传到后代人的身上,每个人生下来就是罪人,这就是人的原罪。所以基督徒肯认罪、承认自己的错误,体谅别人的难处。处事为人小心谨慎,因为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罪性。基督教国家在权力上三权分立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彼此监督,可以抑制人罪性所带来的错误后果。正因为人有罪,所以才需要耶稣的救赎。

        中国古代《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中国人没有忏悔意识,都认为自己很善良,很好,坏事都是别人干的。爱面子、愿意给自己树立正人君子的形象是中国人的一大特征。所以虚伪、假冒、欺骗在中国很多。及至东窗事发,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么好的人,竟然也会这样!所以,让中国人认罪悔改接受耶稣作救主,需要相当的勇气。

(四)婚姻观方面

        圣经所讲的婚姻观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心一意、一生一世。圣经反对多妻制、多夫制、同性恋、第三者、婚外恋、婚外情、包二奶、养情妇……,圣经也反对休妻、离婚、婚前同居。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不主张父母和成婚后的子女在一起,以避免婆媳战争和父母对子女的过多干预。

        中国的过去是一夫多妻制。特别是封建君王,更是妻妾成群,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宫廷政变、兄弟阋(xì)墙不断发生。家庭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妻妾争风吃醋变成普通平常。中国现在则是流行同性恋、第三者、婚外恋、婚外情、包二奶、养情妇、婚前同居……。父母因为过分袒护子女导致的婚变也比比皆是,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旧观念在某些做父母的心中仍挥之不去。子女成婚后,仍愿意让子女在自己的翅膀下生活,不肯让他们独立自主。

        相对来说,基督徒的婚姻更稳定、家庭更幸福。

(五)劳动观方面

        圣经中把劳动看成是神给人的使命,“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劳动是神给人的文化大使命。作为按神形象创造的人,他有使命治理和征服这个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劳动。

        在自然界、属灵界应勤奋劳动,基督徒应该守本位、尽本分,勤奋努力工作。神从来没有一样好处会留给那些懒惰的人。基督徒做什么都要看做是给神做的,并且都要从心里去做。

        中国文化中常藐视劳动,把劳动看成是下等人干的事。好逸恶劳成为很多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更有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来鼓励人去奴役别人。鉴于国人对劳动者的鄙视,政府才提出“劳动光荣”的说法。

        比较而言,基督徒更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有没有监督都一样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因为都是给神做的,而不是给人做的。

(六)财富观方面

        基督徒相信财富是神的赐予,基督徒都是神的管家,所以要合理使用财富。不炫富、不攀比、不浪费、不吝啬,尽量多赚取,尽量多积攒,尽量多奉献。财富是最坏的主人,是最好的仆人。财富不是神,人不能既侍奉神,又侍奉玛门。

        中国文化崇尚升官发财,为了财大气粗不择手段。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民间供奉财神更是太过普遍。现在流行的买官卖官也是很多人考公务员的原因,只要能买到官当,就不愁本钱捞不回来。所以贪官污吏特别多。有钱人认为钱是自己挣来的,自己有本事。所以喜欢炫富而且自私自利,有的挥霍无度,有的是守财奴。有的欺男霸女,有的吃喝玩乐。拜金主义在中国甚为流行,以至于“一切向钱看”。出现很多唯利是图的小人。“富二代”、“为富不仁”都是中国近几年的流行词。反映了只追求金钱而忽略道德的严重后果。

(七)死亡观方面

        圣经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信耶稣的死后上天堂,不信耶稣的死后下地狱。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而是永世的开始。基督徒的死是睡了,将来在耶稣再来时,还要复活。就连非基督徒也要复活,一同接受最后的审判。基督徒为了将来,不敢为所欲为。今生要为来世做准备,积攒财宝在天上;为得神的奖赏而努力工作。基督徒不惧怕死亡,对未来充满盼望。

        中国人则相信“人死如灯灭”,“死了、死了,一死百了”。死了就解脱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可以不为死后负责,只管在今世为所欲为、吃喝玩乐;“权力不用、过期作废”;“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为将来做任何打算。国人并不认为死和罪有什么关系,只承认是人生的规律,不怕犯更多的罪,没有复活的盼望,对死充满绝望、惧怕和无奈,想尽一切办法在今生延年益寿。也有人相信轮回说,认为自己死后,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会重新投胎转世,人只是在六道轮回中不住循环的一个存在。今生多行善,也许能在来世投个好胎。

二、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共同点

        基督教信仰是根据圣经的,而圣经是神赐给全人类的。因此基督教信仰应该和任何人类的文化都有共同点。更何况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呢!

(一)有神信仰方面

        中国古人相信上帝,以天代表宇宙的主宰,强调敬天祭祖。北京的祈年殿就是皇帝为求每年的五谷丰登而建。皇帝自称天子,认为天最大,皇帝是替天行道的。中国古称神州,也说明中国文化是相信有神的文化。“举头三尺有神灵”、“朝闻道,夕死可也”、“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都是有神论的表达。所谓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才有的说法。

        中国的基督教相信神是独一真神、宇宙万物的主宰,他的存在不证自明。

(二)相信报应方面

        圣经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基督徒相信,神是公义的,他赏善罚恶,能够为我们伸冤。所以基督徒更能在不公平的待遇面前有坚强忍耐的毅力。

      中国文化中也是同样的相信报应。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刻就报”。

(三)孝敬父母方面

        圣经十诫明确规定,当孝敬父母。这是神的命令,也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基督徒孝敬父母不单是根据中国的文化,也不单是出于自己的良知和本性,更是爱神、顺服神的表示,因为父母在家庭中是神的代表。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时,也没有忘记孝敬自己肉身的母亲。

        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二十四孝,孝敬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天经地义的。孝敬父母的人受人尊敬。孝敬父母是美德。

(四)看重家庭方面

        中国人恋家,重视家庭、强调家族。主张“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太重要了。不管走多远,最终也要回家,好落叶归根。“穷家难舍”、“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强调国人何等看重家庭。

        圣经在创世记一开始就讲到神创造了婚姻和家庭。堕落是从家庭开始的,神的审判中存留了挪亚一家八口,为人类留存了余种。神的拯救也是从亚伯拉罕这个家庭开始的。家庭和教会是密不可分的。“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5)。

(五)爱惜光阴方面

        圣经要求基督徒要爱惜光阴,因为人生短暂。基督徒当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让有限的年日产生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人则看重“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类的说法不一而足。

(六)注重伦理方面

        圣经讲的不外乎两个方面:新生命和新生活。新生命关乎信耶稣得救,新生活关乎信耶稣后怎么生活。新生命强调与神的关系,新生活强调与人的关系,即伦理方面。保罗的书信中,基本上都是先讲基督教的信仰,然后就是讲基督徒的生活,即伦理方面。伦理是信仰的表现,信仰是伦理的基础。

        中国则自古就重视伦理道德,孔子的三纲五常最为典型。直到今天中国还是个讲人际关系的国家,所谓“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是今天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七)追求和平方面

        中国文化是个“和”的文化,讲究“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国的外交强调“和平”共处,中国崛起也是“和平”崛起,中国政府也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而圣经讲的也正是罪人如何与神“和好”的道理。“和睦”、“和平”、“和气”遍布圣经各处。就连耶稣也是“和平”之君。“爱仇敌”、“与人和好”是每个真基督徒的愿望。

三、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共融点

        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她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她以宽广的胸怀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而基督教信仰是世界上最多人信奉的信仰,拥有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信众。以其道成肉身的精神,扎根在每个国家、民族和部落中。她的适应能力超强。当龙(中国文化)与上帝(西方基督教)相遇时,虽然没有一拍即合,但也并非水火不容。经过1300多年的冲突、碰撞、对话、融合。两者出现了彼此欣赏、相互接纳的可喜局面。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找到共融点:

(一)神学建设

        中国基督教从1998年开始的神学思想建设,可以说是让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共融的必由之路。首先从神学观念上改变中国基督徒的思想,才能使龙与上帝交好。拉近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距离,推倒两者中间隔断的墙。像“教会外面也有真、善、美”,“爱神与爱人的统一”,“爱国就是爱教、爱教就是爱国”,“到底什么是属灵?”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基督徒就很难接纳非基督徒,就无法接纳这个无神论的社会,就会使福音被局限。使中国基督教被孤立于中国文化和社会之外。就无法做光做盐、服务社会,爱国爱教,荣神益人。所以神学思想建设是让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共融的有力举措,应该坚持下去。

(二)社会参与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创办医院、学校、同文馆,推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办报纸、杂志,成立学会、传播西学……。基督教在开拓和促进现代教育、医学、新闻、出版、慈善事业、戒毒工作,提高和改善妇女地位,开展妇女扫盲和妇女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工作尤其引人瞩目,值得肯定。基督教以广泛的社会参与赢得了中国百姓的信任,许多人加入教会,成为虔诚的信徒。

        如果说西方基督教来华进行社会参与会引起一些国人的怀疑的话,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参与效果会好得多。这也是龙与上帝共融的不错途径之一。

        今天,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医疗、福利、扶贫等事业中正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强调“来世”情怀的中国基督教,在社会改革、慈善救济、捐资兴学上的贡献,比一般社会大众高出许多,这是有目共睹的。

(三)兼蓄并容

        基督教入华后,中国人的许多传统观念得到了更新,如“师夷长技”观念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的观念更新了“遵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的观念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的务实观念更新了偏颇的尚虚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基督教提倡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对中国流行几千年的纳妾制度和重男轻女观念是一个重大冲击,基督教反对教徒祭祖、祭孔,在反对中国巫术迷信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文化历来是兼蓄并容的,一切优秀的、有益的文化,不管来自哪里,都要吸纳、消化,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同胞应该继续以兼蓄并容的博大胸怀,尽情地吸纳基督教2000年的文明,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强大自己,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求同存异

        中国同胞应该明白,基督教不仅为中国愿意接受基督信仰的人提供了个人救赎之道,而且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变迁中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然而,与基督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相比,它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却有所不同。中国基督教的作用主要是对个人的,而不是对社会的,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是有限的;由于基督徒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间接的,虽然有时也会是直接的。这样的话,就需要中国同胞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去看待中国基督教,因为她毕竟成为很多中国基督徒同胞的帮助。不能因为她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大,而认为她是可有可无的。应该以基督徒同胞能够接纳非基督徒同胞的胸怀去看待基督徒同胞,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构建和谐中国,共圆伟大的中国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f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