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地铁上,安安看到一篇文章,是“夸”我们90后的——个人兴趣高于一切 ……
看完之后,俺真是呵呵呵了!说白了不就是讽刺我们没有忠诚感嘛!

有报告认为,90后的个人兴趣远远凌驾于发展空间和薪资水平之上。
数据显示,2011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岗位上待上两年依旧“痴心不改”。
我不认同此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安安喜欢的某个明星说过:因为我火,所以才会有人黑。套用过来是不是可以说,因为我们90后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战斗力,所以你们的嘲讽不过是羡慕嫉妒恨?
你们说90后有三宗罪“面试爽约、OFFER跳票、辞职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是,我们承认自己个性独立、追求新主张、自由随性、不偏爱“铁饭碗”,但这是否意味我们没有所谓的“忠诚感”。关于此问题,究竟是90后个性使然,还是社会将其给局限了?
《劳动法》莫非是摆设?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但如今一些企业又是怎么做的呢?每周上六休一有木有,全月无休见过吗?说什么不要求强制加班,就是你不来不给全勤,我们该说什么?最重要的是还没有加班费啊!!我们不过为了生活而已,部分公司却在变着法子违反《劳动法》压榨劳动力的同时,还给我们扣上一顶不能吃苦的帽子。
▼
是不是上级的话就是圣旨,不管对错?
公司是大学之外的另一个熔炉,却更加残酷。90后刚进社会,顶着菜鸟的帽子,被使唤来使唤去,还不能随意发表意见。
有人辞职时会说,我和公司气场不和。为啥?如果你跟公司谈工资,公司跟你谈理想;你跟公司谈理想,公司跟你谈福利;你跟公司谈福利,公司又跟你谈未来……试问你还能待下去吗?
▼
放弃“芝麻”抱“西瓜”的选择,难道不是市场教的吗?
企业老总最讨厌员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可是当面临专业不对口、待遇低、成长空间不足等问题时,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为什么不能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西瓜”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只是个别,不要一棍子打死整个90后大军,更不要因此否认我们的忠诚感,以偏概全只能证明你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太out了。不应该只是我们去适应这个企业,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也应该做出改变。
尝试去理解90后,甚至是00后的想法和工作、生活方式,能够做到把握有度,并能尽量减少一些中国传统式的矜持和迂回,有事儿就简单直接的说……相信这样的企业,才会让我们心甘情愿的为之效力。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调侃嘲讽来者不拒,90后用实力说话。
(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光明安安发布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亦不构成正式法律建议。如作品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方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