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的老毛病又犯了,本来应该上周写的复盘,拖到现在还憋不出一个字,究其原因,因为我目测会是一篇为懒惰辩护的口水文,所以不想写了。但说好的L5还是要去的,光埋怨自己没用,唯有正视自己,砥砺前行。
从何说起呢,“以史为鉴”吧。
历时两个多月,好不容易爬到了L2的终极任务,回顾一下L2的过程,两个字总结:划水。
一、小目标
理想:L1之后我定了个小目标:30天完成L2。
现实:年前消失了一周,L2期间每个月都要交罚金,耗时两个多月。
二、计划and执行
理想:1、为保证质量,每天必须虐半小时以上,才可以交作业,而且要常查kk音标。2、为巩固知识点,要多跟点评官还有群里小伙伴交流。3、记录收获。
现实:1、好像今天下班有点晚,先这样交差吧,明天好好虐:查音标,录音对比,oh yeah。2、难得今天下班比较早,运动运动再虐语音吧...
三、反思
现实啪啪打脸,我脸皮本来就薄,疼得很啊。但打脸多了,估计就厚了吧,起茧了嘛。
前不久听课刷新对认知的认知:认知就像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当面对某个问题时,某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加强。增强认知,可以增强固定的神经元,随着刺激的次数不断增多,就会形成高带宽的连接。当面对相应的问题时,就会立即反应。
我习惯性的放弃已经成为我处理困难的招牌动作了,以至我很难坚持某件事情。例如学英语。这会有一个问题:一段时间不学英语之后,再开始学,每次都想从头开始,就像背单词从abandon开始一样。因为之前的好像忘了,至少需要时间反应。
我想起了一个概念:全或无定律。
全或无定律,是神经传导的一项基本特性。即当刺激达到神经元的反应阈限时,它便以最大的脉冲振幅加以反应;但刺激强度如达不到某种阈限时,神经元便不发生反应。后来其他学者发现它对轴突也同样适用。然而它仅适用于被传送的反应,对神经的静止局部反应则不成立。再者它仅限于轴突神经元的主要传导部分。
——百度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啥呢?1.练习的时间不够,不足以加强神经元的链接。2.在刺激达到神经元的反应阈值之前,不要中断。否则,我估计会变成英语学习界的西西弗斯,下一次还是从abandon开始吧。
啥也不说了,吸取教训,L3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