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缘悟】炼气修真《 三关九窍》

【缘悟】炼气修真《 三关九窍》

作者: 无戒可守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09:15 被阅读0次

辟谷中养生“炼气修真”练功的“道体”就是“三关九窍”。三关九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经络是人体“内气”运行的通道。

《内经·灵枢》称:“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有所谓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脏腑的虚实得不到内部调节,人体的病候得不到排除和纠正,乃至威胁人体生命的存在。

    《吐纳、调息、导引》要经过 “前三田”(上、中、下三丹田),“后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三窍”(阴窍、阳窍、中宫窍),共为九窍

道家也称“九窍”为:明堂、洞房、泥丸、气府、鹊桥、重楼、鸠尾、绛宫、黄庭。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注实质为丹房)。

其中上丹田是练功的主窍,通此一窍,可以窥探天地之奥秘,把握造化之玄机。窍与经络穴位有着联系,但它又不是穴位,因为穴位只能影响局部,窍则联系整体。

“九窍”各有其实际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窍”的存在不能离形,“窍”的作用不能离气,“窍”的运用不能离意。

意、气、形是练窍的基础,所以窍与静功的“三层九步功”有关,它包含着“九窍”的练法。

各窍位置和作用:

  1、上丹田:即主窍,在两眼之间,此处是“意”的中心,真气的根源,此窍至为重要。因为精神意识(识神)是生命的主宰,“真气”是生命之根本,能意识中定,才能感应到整体,其气归根才能运化全身,此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守之可祛病延年,失之则衰老衰亡。

意的活动都是通过此窍,是识神的“出入之门”,出则死,入则生,故又有“生死户”之称。把握了它,就等于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2、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人在突然受到惊吓,形散气乱之时,常不自觉地用手去抚胸部,即与此窍有关。

经络学有气会“膻中穴”之说,因此有人就把“膻中穴”当做中丹田,但注意“ 膻中穴”不能产生整体全面的舒适感。 

    3、下丹田:在肚脐下一寸三分(小腹内部),是“卫气”的中心,力的根源。

气如不归中心,则气散浮,力无根,所以练功第一步就要求气沉丹田,但不能气压丹田,或意守丹田,只要做到“舒胸松腹”,气就自沉丹田,从而遍布全身,达乎四肢。

    4、尾闾关:又名“命门关”,是“劲”的中心。但它既不在尾闾处,又不是“命门穴”,它是在与“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腰椎之间,太极拳称之为腰际,它是劲的中心,四肢的活动都与腰劲有关系,腰一动,整体都动,所以有“腰为第一主宰”之说,腰如歪扭,则劲不整,腰有损伤,则全身不能用力。

练功要求“掖胯敛臀”,丹田之气自然贴背,此处自会慢慢凸起,与整个脊椎骨形成一条微向内合的弧形。腰际中正则此窍开,自然上下通顺,力达四肢,发挥整体一致之劲。 

    5、夹脊关:它的位置在两肩胛骨之间,与“中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脊椎骨之中。

此处是“势”的中心,它处在两肩的连接点上,一般人两肩胛骨突出,不但影响势的舒展,而且有碍督脉的运行,能做到拔背肱弓,则肩胛收,脊背圆,两臂展,督脉通,此窍自开,而有包容一切之势。 

    6、玉枕关:在后脑枕骨的之间,它与“上丹田”前后平行相对,是“神”的中心,此处是生命之根,如受损伤,轻则神志不清,重则死亡。

此窍之下,有一凹陷,陷深则窍闭神萎,能注意“顶头直项”,则凹处饱满而窍开神旺。意与此窍相联,即意与神合,自能“意定神旺”,普照内外,而加强神的作用。

    7、阴窍:亦名“海底”,在裆部两阴之间(“会阴穴”),它是形与势合、统一于“虚”的关键,形属阴,形松势展,达到“虚”,则阴气降“海底” ,而阴窍开。

此窍闭,必形紧势缩,内实而不虚。如能注意“圆裆合膝”,可开此窍,自会产生“外包内撑”,松展如一,形空势虚之感。 

    8、阳窍:亦名“灵台”,在头顶“百会”与“卤门”之间,它是气与劲合、统一于“灵”的关键,属气展阳。

阳窍开则气顺劲合,阳气升灵台,此窍不开,则气滞劲呆,下重而不灵。如能“头顶虚灵”,可开阳窍,自会有周身劲利、虚灵之感。

    9、中宫窍:亦名“泥丸宫”,在“上丹田”与“玉枕关” 的中间,居阳窍上下垂线之上,故又称“十字架”,它是意与神合统一于“空”的关键。

守此窍能使神意交合,真气归正,整体统一,全面平衡,自然会产生神照全面,气润周身,内外清澈,意静性空之感。 

    九窍分布于身躯的前、后、上、下、中,组成九宫八卦之象,蕴含着太极阴阳之理。

前身属阴: 上、中、下三丹田,阴为柔目,主收藏,是养生之处,应含蓄于内,运化周身。 

后身属阳: 有尾闾、夹脊、玉枕三关,阳为刚,属金,主开放,是运营之所,应扩延于外,卫护形体。

阴窍居下身: 为降,属水,主静,应稳定。

阳窍居顶上: 为升,属火,主动,应灵活。

泥丸宫居中: 中为定,属土,主中和,土为太极之体,它统四象,合八卦,是阴阳相交之处。

守此一窍,即可联系其它八窍。能九窍相合,则九九归一,有无混化,即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自会产生形如太虚,身似宇宙,无内无外,无边无际之感;

到此境界,即无所谓中心,即无窍可守,也就是达到了“意无意、窍无窍、无意之窍是真窍”之境。

    任督二脉,是通的。所谓打通,是说气感通过。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通过对上丹田的修炼,主要是提高“神”的层次。《黄庭经》说:“仙人道术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

对于各丹田的功能,《紫清指元集》中说: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应谷降宫,藏气之府也;下有灵谷关元,藏精之府也。上丹田又称为尽“性”之门……

《修真辩难》上说:下丹者,炼精化气;中丹者,炼气化神;上丹者,炼神还虚……

下丹田往往与肾间命门相沟通。命门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同时又为下丹田精气出飞之处,有充实的下丹田,是内家拳习练者的阶段性的目标,然而不同的用功方式,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从性命修炼的角度认识丹田。

下丹田关系人的生命,上丹田关系人的智慧,如果只有下丹田,得不到上丹田的关照,终究不能长久;如果仅有上丹田,没有下丹田的根,最终也会得而复失。这就是从上下丹田的理论说明了性命双修的必须性……

丹田歌诀 :

下丹田,生阳气冲三关。

中丹田,降龙虎在心田。

上丹田,性中天结金丹。

尾闾关,命根子返先天。

夹脊关,藏精水在腰间。

玉枕关,入泥丸天上天。

文武火,常沐浴得三年。

小周天,用真意河车搬。

大周天,见性地产玄关。

前三田,后三关冲脉穿。

  

后之学者把九窍(三关在九窍内)

编成歌诀曰:

前三三    后又三

三个三    一串穿

注:九窍不含百会与会阴

武当鼻祖张三丰总结说:

顺为凡

逆为仙

只在中间颠倒颠……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相关文章

  • 【缘悟】炼气修真《三关九窍》

    辟谷术中养生炼气修真练功的“道体”就是“三关九窍”。三关九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经络是人...

  • 【缘悟】炼气修真《 三关九窍》

    辟谷中养生“炼气修真”练功的“道体”就是“三关九窍”。三关九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经络是...

  • 【缘悟】元神链接——《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 元神链接…… (一) 古代道家中的炼养派,从宋·元时代起,形成了一整套的内察方法,期望从自身体内炼出“...

  • 桥头有感

    时近深春望凭栏, 枯草槁木花叶繁; 滚滚黄河无尽去, 芸芸苍生有循环 。 道不可道修真境, 法无定法悟禅缘; 物壮...

  • 妙法蓮心學院|中級班|楞嚴經學習筆記之001

    修学重点:首楞嚴三昧 两种修学,真修和缘修(智者大师) 缘修:以法门主导正念。真修:以一心主导万法。 首楞嚴三昧,...

  • 情深缘浅

    边走边悟求挚真, 缘来缘去见情深。 孰是孰非谁人过, 念深份浅难言非。

  • 修行入门,炼气修真初步法门

    一 、初步修行心法 炼神口诀: 双手环抱子午诀,四门紧闭守正中,万念归一入虚空,感而遂通真意生。 炼气口诀: 吐气...

  • 禅宗三关

    禅宗三关:初关、重关、牢关。自古修行人,无不先明其理,后入真修,终证实相。这就是三关。 一是初关——理论关(明理)...

  • 剑来

    剑来 文/邱阿丘 易学千文字, 难悟理意真。 画地牢己身, 百年一烟云。 长生缘未情, 道武修尘心。 人间留不住,...

  • 四大名著最动人的60句话

    情/义/争/悟 我怎么觉得是 宅斗/江湖/历史/修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缘悟】炼气修真《 三关九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nt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