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小毛刚来单位时,大家都很喜欢他,人聪明能干,又会来事,人人都夸他。可过了一段时间,情势逆转,人人都躲着他,不愿意和他来往。
小毛很郁闷,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其实事主要坏在他的嘴上,用同事的话说“太损”,损起人来不留情面,他准能找到一个人的缺点,然后无限放大,见着你就损两句,不分场合,而且,你在他面前不能犯一点错事,如果被他知道,像是被抓住了把柄,随时等着被嘲笑,所以人们对他避之若浼。
看到小毛,我想起了大学时的室友,我们宿舍的老三,我们送她一绰号“毒舌”,当别人吃饭正开心时,她会甩出一句“这么胖了还吃”,其实她比吃饭的人更胖,更能吃,当别人兴高采烈的试衣服时,她来一句“人丑,穿啥也不好看”;当别人满心欢喜谈论自己的男朋友时,她也会找出人家的毛病,总之,无论别人说什么,只要她在,总有一盆冷水等着你,让人不爽,后来人们都不愿意和她玩了。
其实,生活中这种人很多,他们总是会不合时宜地说一些堵心的话,也许这些话是真的,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说,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大家还挺开心,说了,反而众人不开心,朋友说,这种人情商太低,其实知而不语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智慧,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知而不语,明朝徐阶是人们的榜样:明朝内阁宰辅徐阶退休后衣锦还乡,回到老家后得意思意思,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席间,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其中有一个人浑水摸鱼,趁乱偷偷地把宴席上的一个金杯藏在自己的帽子里准备带回家,恰巧被徐阶看见了,徐阶也不言语,也没有当众戳穿这人的丑行。宴席即将要完了的时候,家里主管宴席的仆人检查餐具,才发现丢了一个金杯,急忙到处寻找,徐阶却说:“不必找了。”
那个偷了金杯的人喝醉了酒,摇摇晃晃地准备回家,一不小心金杯和帽子都落在地上了,徐阶急忙转过身去,让仆人将金杯给他拾起来仍然藏在帽子里,那个偷了金杯的人满脸通红,羞愧不已,只好又偷偷地把金杯还了回去。
明明看见了,却硬是假装没有看见,在大庭广众之中给足人以面子,不当面戳穿,这就是徐阶的高明之处,同时也给人以改正的机会,知而不语也是种智慧的处事方式,明知不问叫修养,知而不语叫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