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札记

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札记

作者: 飞虫飞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16:39 被阅读0次

诗言志

中国诗歌所说的言志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以为,你抒情,这就是志。可是在中国诗里边,除了抒情以外,志还包括诗人自己的理想和志意。

终南捷径

科举考试,也许你从二十岁考到白头都没有希望。于是,有些人隐居终南山,高谈阔论,好像鄙薄世间一切名利禄位。这一隐居就出了名,人们就以为他足高士,皇帝一下子就听说了,便马上请他出来做官。

双重隐士

王绩由仕而隐,他在身体上隐居到故乡了,还是觉得有很多烦恼,因为他最高的理想本来是求仕,因此他不得不每天饮酒来使自己沉醉。

阅读背景

当作者创作的时候,他具有一定的阅读背景——从《诗经》以来的很多书他都读过,而现在你这个读者也读过那些书,那么你与作者就有了一种共同的阅读背景。所以,当你读他的一首诗时,就会把中国古今多少诗人与之相似的一种感慨都引发出来。

高瞻远瞩

如果你被眼前五寸距离的得失利害绊住了,一天到晚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透了脑筋,那你永远也不会成就大的事业和学问。

周粟

不是指周朝土地上生出来的东西,而是说领周朝的俸禄、报酬。

圣之清者,完成自我。圣之时者,兼我天下。圣之任者,天下为己任。

句眼

在诗里边常常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动词,能够使这首诗活起来,我们就管这个字叫“句眼”。

“酬和”的诗,第一种用同样的形式,你用的五律,我也用五律。第二种,不仅同一形式,而且同一韵目。第三种,则又要同一韵字了,比若你第一句押X字,我也要压X字。

少府

按照唐朝的习惯,一县的最高长官——县令,其尊称是明府,而对县尉则称为少府。

楼观沧海日

武则天失败后,宋之问被贬,过杭州,至灵隐寺,月色很好,散步时,突然间得到了两句诗:“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后两句竟写不出来,一老和尚(或以为骆宾王)接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后老僧不知所踪。

比兴

比与兴有时候很难截然划分开,如果用两个圈来代表,它们中间是可以交叉在一起的。你看朱熹在讲《诗经》的注解时说“兴而比也”,“比而兴也”。

风骨

风是一种动力。在具体作品中,“风“就是一种感发的力量,这是我对“风”字的比较现代化的解释。骨,一个是要有非常真切、实在的内容,再一个就是要有很好的组织结构。

陈子昂

年幼时吃喝玩乐,不爱读书,稍大一点后,任侠仗义,无所不为,很像一个纨绔子弟。十七八岁以后,偶然来到四川的一个乡学,在外边旁听了一会儿。听别人讲古书中的道理,他非常感动,从此发奋折节读书。

人生有遇有不遇,不遇当然是一种悲哀,可“遇”就一定是幸运吗?世界上的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复古

就是说作诗一定要有比兴的意思,一定要使外在的物象与自己内心的情意密切结合起来。

天才

有些昆虫有成千上万的复眼,可是只能看到几步之内的东西,在短距离内,它看得比人要清楚得多;而人虽然只有两只眼睛,却能看见那高山远海,天才与庸人的区别正是在这里。

俗与不俗

你看有的人,也许他长得并不美丽,穿着也不讲究,但他有他的一份本色;而有的人长得很美丽,穿着也讲究,却失去了真诚的自我。人,从外表上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关键还要看你的本质如何。

感情也是如此,常人都有常人的感情,只要你果然真诚,什么感情都不算俗;如果你内心有虚伪订计较,无论你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也免不了一个俗字。王维这个人就很奇怪,他一方面有这么好的艺术家的手眼,另一方面却也免不了世俗的衡量计较……

辋川别墅

宋之问,他是武后时的一位诗人,曾谄事武后所宠爱的两个男子——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我们说女子有以色事人者,男子也有以色事人的,据说张易之长得很俊秀,人称为“荷花五郎”。宋之问用逢迎讨好的办法赢得张氏兄弟的信任,所以在当时很有财势,于是在辋川置了一处田庄。后来王维就把这处田庄买下来。

山水

谢灵运写山水而谈哲理,可是他诗里边的山水与哲理并不相干,他只刻画出山水的形貌,而山水之间没有感发,也没有觉悟,他的觉悟都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谢灵运写山水没有生命,名理也没有生命,可是就在山水与名理都没有生命的矛盾之中,那种矛盾就是他的生命。

唐朝诗人也尽山水,而山水中是带着感发的。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曾写过这样的俳句:“青蛙跃入古池中,扑通一声!”“青蛙跃入古池”与你何干?你听到“扑通一声”后心巾有没有喜怒哀乐?没有啊,就是大自然的生命活引起人内心的一动,它没有喜怒哀乐,这是很微妙的一种境界。

感发

汉魏与盛唐的诗都能传达出一种感发的力量,都是好诗,可是二者传达感发的方式不同:盛唐之诗借助于景物;汉魏之诗借助于叙述的口吻与句法的结构。

诗歌之所以能唤起人的感发,除了形象以外,就是它的声音,声音跟形象结合得好,才能算是好诗。

不止如画

王维诗的好处,就在于他既有画家对色彩、光影的细微的观察,又有音乐家对于声音的敏锐的感受,所以能够把大自然本身的生命掌握住。不只是掌握大自然的活动,他也能够把自己内心喜怒哀乐之未发时的活动写出来……

花近高楼

杜甫说“花近高楼”,所以才“伤客心”,就是说高处的花朵,它的形象和位置明显,特别引人注目。

杨花落

王国维有一首咏杨花的《水龙吟》,开头两句说:“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

洗三

贵妃认了安禄山做干儿子。按照中国的风俗,小孩子生下来三天要给他洗澡,这叫做洗三,安禄山这么胖大的一个胡人、号阀的将领,居然也要洗三,说完三后,还要把他像婴幼儿一样包裹起来抬着在宫里走来走去,以为欢笑。

真诚

《易经》上说“修辞立其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作者,不管你写什么,第一重要的是真诚,你一定要说自己的话。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李白,一个是苏东坡,苏东坡被称为“坡仙”。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

大鹏

李白临死的时候写了一首《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后来范传正给他写过一个墓碑,也曾说:“天风不来,海波不起,塌翅别岛,空留大名。”

天才

只要你真的是一个天才,真的能给人们留下不朽的东西,那么岂止文章的格律可以打破,连道德的格律也一样可以打破!

背书

背书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不背下来,它就不给你用。

悲剧

中国的旧诗最喜欢用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事象。舜是贵为天子的,这件悲惨的事情发生在最高贵的人身上,它的悲剧性也就更强。

禅让

《竹书》记载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其实你看后来的历史就会明白什么是禅让:后汉献帝让位给魏文帝曹丕,曹丕的子孙让位给晋武帝司马炎,哪一个是心甘情愿让位的。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两个“长”字,于是使你以直觉上觉得这相思果然是很长,很长。假如换一个词,比如说“长相思,在基隆”,听起来就很奇怪。不但意思上奇怪,声音上也不舒服。

暧昧

有时候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诗有了更丰富的、可以同时并存的多方面含义。

簟色寒

“簟”是床上铺的竹席。这个“色”不仅仅是颜色。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一种事物整体感觉的呈现。

床上的空旷和寒冷又暗示了征人和思妇的孤单和不得团圆。

李白

李白有他飞扬潇洒的一面,也有他悲哀的一面。一般的人写悲哀就是悲哀,可李太白不是的,他总是把他的悲哀寂寞写得飞扬潇洒。

李太白这个人是不甘心在悲哀失意中沉没的,他总是要飞起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太白的诗写得最好的,一种是长篇歌行,一种是短小绝句;他的诗写得最坏的,是七言律诗。这是因为,他本来是个天才,长篇歌行约束较少,可以任凭他奔腾驰骋、飞翔跳跃,随他怎样变化都可以;短小的绝句则可以出口成章,带着一种天然的情韵。至于七言律诗,约束就太多了,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只大鸟被关在笼子里,连翅膀都张不开,更不用说飞翔跳跃了。

梁甫吟

一说,梁甫是山名,古人葬地,多坟墓,故《梁甫吟》是慨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之作。又说,后汉张衡《四愁诗》开头就是“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写政治理想受到小人的谗阻。

读诗

诗歌里有一种感发的生命,有一种“潜存的能力”。有时候用白话把诗翻译一遍。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诗的生命在它的文本,你把它原来的文本不要了,换一个你的说明性的文本,它原有的那些感发的生命和潜存的能力就都没有了。

青梅竹马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古代的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玩具,男孩子常常拿一根竹竿当做马骑着跑来跑去。“床”,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bed,而是古代一种坐具。小的时候,我们北平的小孩子常常拿一个小板凳玩,还有首儿歌说:“小板凳,朝前挪。爹喝酒,娘陪着。”

男女不亲

中国古代的礼法是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甚至嫂溺是否援之以手都需要讨论一下。晋朝才女谢道韫,经常有人跑来跟她请教学术问题,他们谈话时候就得挂起一个帐子,因为女子是不能跟其他男子见面的。

爱情烟火

有一些人的感情只是一种情绪,就跟烟囱冒烟一样,刚一开始你看它又是烟又是火,好像挺热烈,过不了五分钟,烟消火灭,什么都没有了。

望夫石

故事说,有一个当丈夫的远行不归,他的妻子每天站在那里盼她的丈夫归来,望来望去就化成了一块石头。

门前迟行迹

迟字最是不可靠,意思讲不通,平仄也不对。当作“旧”或“送”字才对。南宋吴文英词“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绿窗人似花

说绿窗下等待你的那个人虽然像花一样美丽,但也像花一样易于凋零,“如花美眷,怎禁他似水流年?”

《洛阳女儿行》

王维的诗里边,隐含着一种贵贱、得失的计较。李白《长干行》完全是朴素,纯真的。同样写女孩子的感情,但表现出来的品质不同。

语码

西方语言学的符号学里有“语码”一词,你只要一碰到它,就能带起来一大片联想。这联想,是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的。

旗亭画壁

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等一些朋友一起到酒楼去喝酒,正好进来一群歌女也在这里喝酒唱歌,于足三个人就商量好各自画壁记数。等了一下那些歌女就唱了,第一首唱的是王昌龄的,第二首唱的是高适的,第三首唱的还是王昌龄的。王之涣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就说:“你们看,那些歌女里边有一个最年轻、最漂亮的女孩子,她始终还没有开口唱,等一下她唱的时候如果不是唱我的诗,我就再也不敢与你们争雄了。”等了一会儿,那女孩子果然唱起了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七言绝句在唐朝是可以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曾经盛行一时,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写得最好,曾被称为“诗家天子”。

相关文章

  • 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札记

    诗言志 中国诗歌所说的言志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以为,你抒情,这就是志。可是在中国诗里边,除了抒情以外,志还包括诗人...

  • 寒假看书总结

    《荆棘鸟》《人生》《清晨从中午开始》《苏东坡传》《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叶嘉莹说晚唐诗》《相信孩子》 现在读《中国哲...

  •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提到书籍 朱自清《怎样读唐诗三百首》 --诗歌里面 仕隐之理想 朱自清《诗言志辨》 诗节奏简约而言 四言节奏以二二...

  • 23 夏日里的一瓣心香

    夏日炎热,可读一些书以清心。 这个夏天,重温了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讲稿:《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叶嘉莹...

  • 读叶嘉莹《说中晚唐诗》札记

    韦应物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武皇升仙...

  • 莫使明月下山腰----2022悦读笔记(三)

    (十一)、《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叶嘉莹著,4星。 是天生的喜欢那些古诗词,最早有记忆的是学《早发白帝城》和《山行》的...

  • 读叶嘉莹先生《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寻找心灵驿站

    01初识《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叶嘉莹先生作品,那是我在淘宝为孩子搜寻儿童读物时,不经意地看到...

  • 读书笔记078 叶嘉莹《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这是我与学生共读的第一本书,几年前读过,这次再读,依然有感动,有收获,有共鸣。这次读完之后,争取跟着学生再读一遍,...

  •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前言(1)

    在《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一书中的绪论部分,已经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诗歌发展演变的过程。由于距离看完《叶嘉莹说汉...

  • 吾爱唐诗

    我最喜欢台湾作家的散文和各类讲唐诗宋词的书籍。我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叶嘉莹的说初唐诗、盛唐诗、晚唐诗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lt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