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村名俗,而名气大,尤其是在中国。

溪口,彰显一个聚落的地理方位,应该是“溪边”的意思吧,如同三江之口的“口”。口虽比边要形象,却没“边”绵远悠长。如果一定要说我喜欢谁,那我更喜欢诸如“鲤鱼嘴”、“鲶鱼(袋)口”这样的地名。因为后者有形且有动静。著文撰章要设法让文字动起来,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龙游县溪口村,坐落在灵江边。灵江是衢江的支流。衢江绿水砂清,盛产黄蜡石。黄蜡石是我的所爱,每每看到它在店里陈列,我都会登门进去,与它亲热一番,摸摸它的头,摸摸它的身,也摸摸它的尾,然后说上一番知己话。你若有时间,尽可以去慢慢领会。享受是低级趣味,鉴赏是高级玩艺,用品读更贴切,既体现玩赏者的深度情思和不老的追求,也符合黄蜡石的身份与地位。
溪口老街,依我看也应如此。除天妃阁外,房子基本上是两层,内部空间较为逼仄,且厚砖薄瓦,让人想起就是一个个古代弱女子在溪边探望在外放排的“木客”何时回家转。木客为生计,常会随竹排、木排沿衢江下来,在兰江木码头入营扎寨,借机出售。而这些高山生的深谷里长的大路货、土产品,也只能随行就市,常常是赚得不多,用的倒一点都不能少。兰溪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小上海”,而在花花世界里过日子,金钱只能随江水哗哗地走。
兰城老街,如果不算解放路、中山路,仅是自由路的路长,与龙游溪口的老街差不多。就因这线长差不多,相对地说,户主也多,让我惊讶不已。原来,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许多山客也就是脚夫,他们会翻山越岭到达溪口出售山里奇禽走兽、自行加工的竹纸、茶叶等土货,且易货换货,买走谷粮盐酱,并在这顺便喝茶聊天,消磨时间,也看看从大山外头坐船而来的时髦公子、俊俏婆娘。而等大雪封路后,溪口这个山货集散地才真正安静下来,老木客老山客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抱被窝”,计划着明年在那开垦拓土在那开店生财,不然等自己婆娘又生下一个孩子来,一家子人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每天看山,山也看人,就看那个木客头脑聪明,带领大家一起乘船驾排、出外谋生,兜售竹纸、茶叶,发点小财,好回家建房买地。
溪口起来了,龙游帮起来了,龙游县起来了,遂昌连带松阳也起来了,让山外人再也不能小看咱木客、山客的能力与水平。
我暂且按下不说了,让简友和文友自个儿先慢慢体会去。
1——溪口老街



2——竹文化





3——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