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随想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0-10-25 09:04 被阅读0次

溪口,村名俗,而名气大,尤其是在中国。

熟悉的影子,不熟悉的村庄

溪口,彰显一个聚落的地理方位,应该是“溪边”的意思吧,如同三江之口的“口”。口虽比边要形象,却没“边”绵远悠长。如果一定要说我喜欢谁,那我更喜欢诸如“鲤鱼嘴”、“鲶鱼(袋)口”这样的地名。因为后者有形且有动静。著文撰章要设法让文字动起来,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黄蜡石可作案石列装

龙游县溪口村,坐落在灵江边。灵江是衢江的支流。衢江绿水砂清,盛产黄蜡石。黄蜡石是我的所爱,每每看到它在店里陈列,我都会登门进去,与它亲热一番,摸摸它的头,摸摸它的身,也摸摸它的尾,然后说上一番知己话。你若有时间,尽可以去慢慢领会。享受是低级趣味,鉴赏是高级玩艺,用品读更贴切,既体现玩赏者的深度情思和不老的追求,也符合黄蜡石的身份与地位。

溪口老街,依我看也应如此。除天妃阁外,房子基本上是两层,内部空间较为逼仄,且厚砖薄瓦,让人想起就是一个个古代弱女子在溪边探望在外放排的“木客”何时回家转。木客为生计,常会随竹排、木排沿衢江下来,在兰江木码头入营扎寨,借机出售。而这些高山生的深谷里长的大路货、土产品,也只能随行就市,常常是赚得不多,用的倒一点都不能少。兰溪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小上海”,而在花花世界里过日子,金钱只能随江水哗哗地走。

兰城老街,如果不算解放路、中山路,仅是自由路的路长,与龙游溪口的老街差不多。就因这线长差不多,相对地说,户主也多,让我惊讶不已。原来,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许多山客也就是脚夫,他们会翻山越岭到达溪口出售山里奇禽走兽、自行加工的竹纸、茶叶等土货,且易货换货,买走谷粮盐酱,并在这顺便喝茶聊天,消磨时间,也看看从大山外头坐船而来的时髦公子、俊俏婆娘。而等大雪封路后,溪口这个山货集散地才真正安静下来,老木客老山客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抱被窝”,计划着明年在那开垦拓土在那开店生财,不然等自己婆娘又生下一个孩子来,一家子人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每天看山,山也看人,就看那个木客头脑聪明,带领大家一起乘船驾排、出外谋生,兜售竹纸、茶叶,发点小财,好回家建房买地。

溪口起来了,龙游帮起来了,龙游县起来了,遂昌连带松阳也起来了,让山外人再也不能小看咱木客、山客的能力与水平。

我暂且按下不说了,让简友和文友自个儿先慢慢体会去。

1——溪口老街

溪口老街 上街(天妃阁) 上街(天妃阁)

2——竹文化

竹居讲坛 土法制纸 土法制纸 土纸 竹编与竹椅

3——交流

画院入驻 意味深长

相关文章

  • 溪口随想

    溪口,村名俗,而名气大,尤其是在中国。 溪口,彰显一个聚落的地理方位,应该是“溪边”的意思吧,如同三江之口的“口”...

  • 《麻溪口》

    夜深木屋寒, 栖鸟月照还。 望断天涯远, 满目是空山。

  • 《溪口农庄》

    溪口农庄春色迷, 谈笑风语游人戏。 沉醉不知花时好, 樱桃诱人共此时。

  • 溪口行

    甲午年二月廿八日,赴溪口大坝扫墓。追忆父母苦难一生,不胜唏嘘诗以记之。 蓝天碧水芳草间, 两坟相依永长眠。 硕果累...

  • 溪口雪窦山

    在匆匆忙忙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抽了点时间到溪口的雪窦山旅游,其目的主要是拍照顺便观赏美景,很遗憾的是去的时间比较晚...

  • 溪口随笔

    曾经年少,意气风发,就读于武岭中学。 古楼古树,古色古香,把苦闷的中学生活过出了别样的民国小资范儿。很多年后,于魔...

  • 夜溪口

    农历八月十一的夜晚,天空朗阔,云淡风轻,刚过半满的月亮已经很是莹亮。如霜华般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山谷。山谷不大,一条...

  • 遇见溪口

    早上出发前兴致高的像一只永不疲惫的小鸟,下午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萎靡不振。这是每次游走后的精神状态。其实,表面...

  • 溪口记

    又一次来溪口。 第一次来溪口差不多在十年前,和当时还是女友的妻,结果被人骗到商量岗,宰了近两百元放行,所以我对商量...

  • 奉化溪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溪口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pg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