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七日,春暖花开,芳香四溢。在这美好的季节,我因去吃喜酒,徒步去参观了烈士陵园一一肖庄农民革命纪念馆。
还在三十年前,.学校后福利院里有一个近八十岁的孤寡老人一一肖白脸。
他热情乐观,身体健康。他经常给我们讲战斗故事。
讲肖庄起义多惨烈,吐沫满天飞,因为没牙了,所以嘴瘪瘪的,笑起来特可爱。我们都当他在吹牛,也没太在意。
可当事隔三十年后的今天,我来肖庄走亲戚时,看到了二零一四年建成的纪念馆时,可老人已去世多年了。
怀着对先烈的敬仰,我去瞻仰了纪念馆。
馆不大,座落在起义之地一一肖庄村四组。
四开间的大院,分左右厢房。两座大墓前立着一个两米多高的墓碑,刻有《肖庄农民革命纪念碑》字样。雕栏玉砌的台基旁,还有一陈旧的石碑,上边是《陆军第二十师双沟剿匪战役阵亡官兵纪念》。碑旁有石碾、石磙、石凳等。
大门上有名人书写的挽联:肖庄赤子赴汤,襄谷英雄舍身。橫披是:浩气长存。
推开大门,一个大屏风赫然入目,上书《肖庄农民革命纪念馆》。
我们绕过屏风看到了挂在正墙上的起义简介及起义工具。










由于苛捐杂税及车夫税、枪税等不合理要求,逼得老百姓自发反抗,党组织看到人们革命热情高涨,就式发展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武装起义。
那些扁担、镰刀等农具都成了武器。以肖元凯为首的农民武装成立后,攻打肖庄自卫团,建立了根据地。
而后又到太平店围攻团防局,并在红军指挥员熊玉珩的配合下,敌人很快溃败,起义军占领了太平店。
由于经验不足,敌人溃败后,惊恐中申请调派大量恶势力反赴围剿肖庄根据地,肖元凯中弹身亡,熊玉珩等一批英命先烈英勇就义,敌人为了报复,烧毁了房屋300间,阵压革命群众无数。
但革命的火种并没熄灭,更多的群众自觉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看后不由得我肃然起敬,先烈们为了推翻黑喑的统治,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右厢房内是后人的追思及怀念,政府用文字记下了英雄的事迹。书法家泼墨挥毫写下了赞赏的文字。留言薄上有游览者的心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你们的!
愿英灵长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