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日子,几只八卦女孩在宿舍里面聊着班级里面的八卦,聊八卦就是闲聊的一种,漫无目的,不假思索,可以从这个人的感情聊到外貌,人际...各种停不下来。
客观来讲,聊天肯定会涉及人、事,那么就会先有有描述,然后对之评价,这算是他评。这样不在当事人的面前的他评,可以没有底线,也可以很真实,不过这些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
反观自评呢?有多少人能够自我评价,在他人面前夸张的自评可能会变成自嘲,而在自己面前时,并且中立客观的自评就是认清自己。那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真正的认清自己呢?
可能让很多优秀的人自我评价的时候,都会说我哪方面哪方面很优秀很突出,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秀是好的,不过只是一个方面,能认清自己的差的地方就更好了,这样会让你在做决定时保持中立,保持谦逊,不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大者。
特别是在学习一门知识时,有的人在知道一部分浅层知识的情况下就自认为,这个我知道那个我也知道,然后在心里觉得这门知识很简单,那么内心就会给自己暗示:我其实已经学的很好了,很多东西都知道,恰恰错了,这样的心理在我看来就是“差不多心理”,假若心里知道,但是给自己问号,告诉自己“我看看老师讲的会和我之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这样也许真的会有收获,哪怕介入的方法,以不同提问式或者举例案例不同。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一个朋友拿着论文叫我给其翻译(当然这个过程很复杂,需要查证重复率之类的),在别人说 “你是英语专业的,那么你应该能做到吧,帮我这个对于你来说就是动动指头抖灰的力气的小忙吧” 自己听了这样的话就觉得,嗯我应该能应对的,我能力也差不多足够了,其实要真正做好还差很多,刚开始进入大学的我也就接受了这样的请求,殊不知自己不能很轻松的胜任,反而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这算是没有认清自己给自己添了麻烦。
随时都应该保持自我认清,这样的心理会让你放低姿态,然后改变之前的学习行为,才不会有“差不多心理”阻碍我们成为优秀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