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山里的蕨菜又快生长了。我在山里长大,从小就喜欢蕨菜,尤其是采摘,最有乐趣。其次是鲜食,放些野蒜,别有一番风味。有时也挖些蕨根,做成淀粉。

1
农村做房子大部分是切坡而建,房前屋后都是山,因此蕨菜随处可见。我家山后是一片油茶山(不属于我家,属于小外婆那个村的,有点可惜。)。7、8月份,农民都会把油茶山上的野草、小灌木砍掉,以便秋季采摘油茶,砍下来的草木就放倒在山上,让其自然腐烂,成为肥料,这样的结果,成就了生长旺盛的蕨类。
2、3月份,天气回暖,雨水增多,山上就有很多蕨菜从地里钻出来,握着小拳头,一根根直立在山上,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第一批生长出来的蕨菜,紫色的居多,偶尔有些绿色的。
2
星期六,吃过早饭,我和妹妹背上小背蒌,上山采蕨菜,我们沿着上年草木倒下的痕迹,盘旋而上,一边摘,一边往背蒌里放。看看着一根根自立的小蕨菜,紫紫的、嫩嫩的、20、30CM高,用手轻轻一掐,就断了,断口处会流出一些鲜汁来。
山上蕨菜很多,不一会儿,我们就采了大半蒌,看着整整齐齐的蕨菜,很有成就感。采完一背蒌,我们就下山,蕨菜长得快,不几天,又会满山都是,所以我们不会很贪心,再说太多了我也背不动。
回到家,急忙向母亲汇报成果,看到母亲满意的笑容,并夸我们能干,我们就乐开了花,这也许就是我们采摘蕨菜最大的乐趣吧(就为了大人表扬几句?)

3
接下来,就是吃蕨菜了。蕨菜是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用开水煮一下,这样可以去掉其中致癌的成分,几分钟后捞起来,放在冷水里冲泡一下,洗干净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备炒。
那时家很穷,没有腊肉或鲜肉伴炒,我们会到田野里去找一种野荞头的(也有叫野蒜的),春季是这种野菜成熟的时候,田野里到处都是,把地上部分掐断来,有一大把就够了,回家后,洗干净来备用。在锅里放上油,放些姜,放入蕨菜,再放入野荞头,炒熟就好了,吃起来口感嫩滑,有一点甘苦,别有一番风味。
4
嫩的蕨菜可以食用,长大的蕨菜就不能食用,农民会把它们割下来,晒干做为猪或牛睡觉用的材料,清理出来就是农家肥,用来种水稻或种菜。
5
蕨根富含淀粉。小时候,我挖过蕨根做淀粉,蕨根不深、也不粗,细长,黑色的,挖断时有白色的浆汁流出来,把挖出来的蕨根,洗干净,捣碎,去掉杂物,让汁水沉淀,沉淀物大部分是淀粉,晒干来备用。不过,农民都很忙,采蕨根作淀粉,费工费时,不值钱,也不划算,一般都用红薯做淀粉,所以蕨根没有怎么破坏,这可能也是每年蕨菜都很多的原因之一吧。

6
参加工作后,我很少去采摘蕨菜,但经常买,有时也会采些野荞头来炒,但更多的时候是放些肉,虽然也不错,但总是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现在,母亲还会去采摘蕨菜,晒干来存放着,待过年时,送与我们吃。
随着城里人的野菜热,农村出现了收购蕨菜的人,把新鲜的蕨菜卖到城里,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7
春天来了,多么想去采一次蕨菜,再次体会童年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