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七点多,突然接到米诺雅妈妈的电话,本以为是孩子有什么事,结果并不是,相反这个电话让我有点意外。
“杨老师,你吃饭了吗?”
“吃了,你有什么事吗?”一般情况下,这个点打电话的都是给孩子请假的或是问关于孩子的什么事情的。
“也没啥事,就是我今天在家听雅雅说,咱们班明天要组织孩子们一起去种植区种东西,我想问问看需不需要帮忙。”
“应该不用吧!咱班孩子都大了,可以自己动手了,本来种植区就是让孩子们体验的,如果都让家长来种了,其实也没啥意义了。我带着他们应该就可以了。”我不怎么自信的笑着说。
“那行,我还想着你小姑娘家的怕不会种。”
不管怎么说,我真的很感谢米诺雅妈妈的这个电话,这个电话中更多的是她对我工作的支持。
今天下午,我们如期开始了我们的种植课程。可往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确实惨不忍睹的。到了现场,孩子们乱七八糟的,地也整理不好,工具倒是带了,但是都不会用,不知如何下手,而我自己也不怎么会,看着这块地也不知所措。本想给他们示范示范,结果还被他们嘲笑:“杨老师,你是不是没下过地啊?”老师也不是什么都会啊,现在,我只能这么回答他们了。说实话,我虽然下过地,但这些活只是看父母做过,自己还真没做过。这下可愁坏我了,赶紧请外援。
我赶忙给米诺雅妈妈打电话,接到电话她立刻放下手中工作就来了。先帮忙把地整理好,又亲自回家弄了葱苗带过来,亲手种。葱苗不够,又去弄了些生菜苗,忙活了一节课,终于把我们的种植区种完了。我很不好意思的说:“本来是想我带着孩子们种的,结果是我高估了这群孩子们,也高估了我自己,想着容易做着难啊!”她说:“没事的,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你看人家其他班都种好了,咱班的也得赶紧种上。”听完米诺雅妈妈的话,我更多的是感动,觉得她是真的理解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的工作。
家校之间有个娃,只要家长多支持、理解学校和老师的工作,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形成合力,最终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