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如果问大多数的父母:“你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吗?”相信大家的答案应该是确定的。我们都深信自己对孩子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情景:
在游乐场玩了一天,到了该回家的时间,
妈妈:“我们该回家了?”
孩子:“那我想再玩一会儿嘛”
妈妈:“我说了好几遍了,你是不是不听话。”
孩子:“不想回家,还想玩”
妈妈:“行,你自己在这玩吧,我走了,不要你了”。
妈妈转身要走,孩子立刻大哭,跟上妈妈。
这种情况是不是还挺普遍的,大人动不动就针对那些“不听话”孩子说:“我不要你了”,“把你送人吧”,“再也不管你了”这样的话。
我们通过自己的权威,给这份爱附加了条件,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把自己的这份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因为要得到父母的认可,进而讨好父母。他们害怕犯错,因而更不愿承认自己有错,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爱,因此他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甚至害怕批评,变得更加敏感。
当然无条件的爱也不是溺爱。
那么无条件的爱和溺爱之间又该如何界定呢?
无条件的爱是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在情感链接的基础上给予引导和反馈。
例如:“因为妈妈爱你,所以要告诉你怎么做是对的。”
纠正完之后,要说:“虽然妈妈批评了你,但是妈妈依然是爱你的。”。
在爱的链接下给予孩子指导和引导。心中有爱的孩子是非常乐于与父母配合的。接下来,给予孩子真正无条件的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