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称呼为日本为“小日本”,盖因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远,文化深厚。而日本国土狭小,历史上又是中国的学生。
这样的称呼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自豪。而这种自豪却非常可疑。我们自诩的文化深厚,早随着一次次的改朝换代而灰飞烟灭,而日本却保存着最正宗的唐建筑,汉礼仪。日本无论从人口,经济上都是世界大国。所以“小日本”的称呼就是一种愚蠢的自大。
而日本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比他们强大的,他们是全身心的学习,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犹豫,全心全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又绝不是亦步亦趋,邯郸学步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深入思考后的全面学习。
日本足球90年以前一直是亚洲三流,国足手下败将。但在日本确立要提升足球水平的目标后,首先深入研究足球强国的发展道路,找到建立青少年足球基础,发展国内联赛的正确方向。马上就开始了扎扎实实的工作。
针对日本人身体的客观条件,确定了走技术足球的路线。从巴西请来巨星济科担任国家队教练,各级青少年球队也都引进巴西教练与训练体系,打造从青少年到国家队一体衔接的训练,比赛模式。
从青少年到成年队的模式统一后,很快就为俱乐部输入大量优秀球员,俱乐部更是引进大量巴西优秀球员,使得俱乐部联赛水平很快提高,高水平的比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大量的观众使得俱乐部获得巨大的广告收入,俱乐部就可以聘请更多更优秀的球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日本足球很快就开始了腾飞,目前整体的技战术水平是亚洲第一,远远甩中国亚洲三流好几条街了。
为什么原来领先的中国足球会被日本远远甩开?是我们没有钱吗?是我们身体条件差吗?是我们的球员素质差吗?
中国足球的投入是世界第一,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更是比日本人优秀太多,而中国足球的观众更是世界第一,各方面条件比日本好不知道多少,但从1994年开始职业化以来,我们的国家队在世界足坛的排名却是一路下滑。
根本原因就是体制与文化。我们的体制要讲政治,而不是讲事实。足协朝令夕改,足协官员贪污受贿,职业联赛变成职业赌场。可惜啊,一代代非常有天赋的球员就此湮没。
中国的文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宁愿花费几十亿引进外援,不愿意花费几百万培养年轻球员。今天引进德国模式,德国教练,明天又转到法国模式,朝令夕改,没有有针对性的持续投入,就没有持续的成长,没有胜利的果实。
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足球的现在与中国社会的现状是一样的。我们自诩千年文化的古国,却一直在历史的山峡打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走出来。
而学习日本就是我们最合适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