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随记之九:问孝,不代表你孝

《论语》随记之九:问孝,不代表你孝

作者: 好家伙迪蒙 | 来源:发表于2015-01-12 17:04 被阅读149次

为政第二(2.5——2.8)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来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行为不违背。”回去的时候樊迟驾车,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跟他说不违背就是孝。”樊迟问:“您指的是不违背什么?”孔子说:“不违背礼啊。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就是行为合乎礼;父母去世了,孝就是葬礼合乎礼,祭祀合乎礼。”

随记:孟懿子是鲁国三桓之一。鲁国的兄弟四支,伯仲(孟)叔季,老大当鲁国国君,其他三支就是三桓,辅佐国君治国。但是孔子那时候,三桓僭越,鲁国国君没有实权,基本是老四那一支在掌控国政。孟懿子的父亲去世前留下遗嘱,让儿子跟着孔子学礼。于是孟懿子就来向孔子学习了,但是不属于孔子的学生,后人也不把他们列入孔子弟子的名单里,《史记》就没有记录他们的名字。可能孔子就相当于顾问之类吧,有问题咨询,没问题时候也不像其他弟子要随侍。

孔子跟孟懿子说的时候没说清,回去的路上又对学生樊迟阐述的更明确。可见孔子对孟懿子是有顾虑的,认为他们在“孝”方面的做法有问题,但是很难当面说清。再一看内容,的确,孔子对孟懿子“不违”即是孝,这个“不违”,后人都有各种理解,有说“不违父母之志”的,因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说“不违父母之命”的,都有。孟懿子当时肯定也稀里糊涂。但是孔子对樊迟的解释则是明确点出了“不违”的内容,那是不违背礼。不管是行为,还是葬礼、祭祀,都不能违背礼。但是鲁国长期以来都是三桓把控朝政,仅从这一条来说就是僭越,就是违背了礼。所以孟懿子问孝,孔子真想跟他说的就是“你们从根儿上就是违背了礼,还好意思问孝?”那这话说出来就是点火,所以孔子也不能当面说,只能含含糊糊地来一句

“无违”,让孟懿子自己想去吧,结果自己还没忍住,回去路上就跟樊迟挑明这件事。

孔夫子,真是生不逢时。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来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除了身体健康,父母其他都不用担心,没有后顾之忧。

随记:孟武伯是上一条里孟懿子的儿子。看来孔子和孟桓家关系不错,爷孙三代都把孔子做顾问。孟桓家似乎一代不如一代,孟懿子来问孝,孔子还含糊其辞,孟武伯来问孝,孔子这时候大概是晚年了,也大约是实在看不过去了,话说的很重,“别让父母担心你出事就行了”,孟武伯的心情一定很复杂。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有些人说起孝,就以为是养活父母就叫孝。可是啊,即使是畜生也能养活它的父母啊。不敬爱父母,人和畜生还有什么区别呢?”

随记:子游就是言偃,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晚年的学生。他和子夏都是以文学称世的。

孔子这话说的很明白,孝就是要敬爱父母,也就是除了物质上的供养,更要精神上的赡养。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万物之灵呢?

2.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脸色难看。有事情的时候,年轻人多做一点;有好吃的,老年人多吃点,你以为这就是孝?”

随记:子夏也来问孝。子夏是很重义的人,一丝不苟,知行合一。孔子曾经比较他和子贡,说“我去世后,子贡就不再进步了,子夏则还能进步”,原因就在于子夏自我要求严格,对朋友要求也严格,“无友不如己者”,所以朋友虽然少,但是始终保持高品质的朋友圈,对提升自我有帮助。而子贡则擅长辞令,交游广泛,与社会各色人等都有交情,朋友圈杂乱,容易受影响。

子夏性情苟直,想必平时待人接物时脸色未必和悦,孔子指出他这个问题,“就算好吃好喝的供着我,你以为就算孝了吗?”

四人问孝,题目虽然一样,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这是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伟大之处。另一方面来说,“精神赡养”这事,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社会问题。不然,二十四孝图也不会如此广为传播了。

相关文章

  • 《论语》随记之九:问孝,不代表你孝

    为政第二(2.5——2.8)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

  • 孩子是我们的拷贝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我认为,孝在行动。 百善孝为先。《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

  • 孝,最难的是保持不厌烦的脸色(10)

    读《论语》感悟(10)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 教育|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

    继续学习《论语·为政》,这次是对孝的看法。 (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 什么是孝?今天终于明白了!

    《论语》有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 色难,尤难

    论语 为政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 为政以孝(一)

    《论语》学习之20501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 为孝必敬

    《论语》学习之20701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 什么是孝顺

    《论语》论语—为政篇第二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过...

  • 论语漫读:无违于礼—“孝”的基本要求

    论语漫读:无违于礼—“孝”的基本要求 江上小堂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随记之九:问孝,不代表你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yq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