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姑娘夸我说产能很高,一下又写了一篇,还更新简书、公众号两个地方,说我勤奋。
还有个姑娘说我怎么有那么多素材可以写,她想写也都写不出来。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每天过的日子都差不多,一天最大的决策就是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
我有点无语,大概只有自己才知道,拖延症+懒癌合体起来的时候,自己有多久没更新了。
看到今天的日期,惊觉间发现,自己原来公开写文也已经一年了,发布了总共66篇文章,平均5.5天一篇。每篇按1600字来算,也超过10万字了。
在2016年8月27日,我在公众号上发布了第一篇文章:
现在来看,当时文字的青涩和幼稚,排版的凌乱,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我简单的心得体会吧:
1、不要轻易说日更
当时雄心壮志地说,我要开一个日更公众号,反正读书,见闻,思考,扯淡,编故事…大把事情可以写,自觉每天都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日更算什么。
但是每天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至少1-2小时,修改排版找图又至少1-2个小时,日更就意味着你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之外,没有其他内容,不能看杂书,不能看电影,不能玩游戏,不能和朋友聊天,每天下班之后,就得马上给我拿起电脑乖乖码字。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事情打乱了你的写作计划,比如,突如其来的加班任务,比如,朋友突然邀请你去哪里哪里吃东西看电影,比如同学或者校友会突然交代给你一项任务,或者家人突然给你打来一通嘘寒问暖的长长的电话。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给你的日更带来很大的挑战。
接着,果不其然,一个月没到,就只能隔天更。
再过10天没到,国庆的时候,就突然拖延症爆发,10几天没更新,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差了,一度想要放弃继续写下去。
后来,慢慢从隔天更,到了一周更一次,终于算是勉强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现在如果有人说我要日更,那么我会低头微笑,轻声说,阿拉保佑你。
2、关于主题
主题太多太多的时候,反而不好写。一会想写这个,一会想写那个,写到一半觉得不好写又换一个,换来换去,结果最后就是什么都没写好。现在也还头疼这个问题。
3、关于习惯
固定的写作时间很重要。这是一个仪式感,也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否则,很难持续写作。当然,能碎片写作的大神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4、关于瓶颈
感觉自己被掏空。
经常写着写着,你就会发现什么都不想写,什么都写不下去,就算勉强写完,你也会觉得这是什么玩意,绝不会发出来。
特别痛苦的时候,有感而发,写出了蚊子,你给我等着!回头看来,有的忍俊不禁,有的仍然心酸难以突破,真的是男默女泪了。
5、图个啥
你说你写那么些文章,没人看,没钱赚,没粉丝,还写啥啊?你还以为你能写成作家吗?干啥不好,在这耽误那么多时间。
我可以说,千金难买我乐意。
但老实说,还是喜欢写东西吧。日记每天2k字,大多数心情写在日记上,有时候也会把自己的焦虑写成文章(落后使人焦虑)。
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别人会喜欢,那就很开心。别人能用上,变得成长,就觉得自己很棒。比如,写了Markdown排版教程以后,好多人都三分钟学会了排版,然后就排版焕然一新,还有比我更好看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还有几个女生,学我的建博客文章,各种折腾之后亲手建出来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专属空间,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嗯,好歹是坚持写了一周年了,期望我们能彼此陪伴更长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