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房子·书库】伏牛山夜话:诗意并快意的人生

【老房子·书库】伏牛山夜话:诗意并快意的人生

作者: 雪夜君安 | 来源:发表于2016-04-11 06:24 被阅读0次

____  参加第四十三期"许昌春秋读书会"随感

【老房子·书库】伏牛山夜话:诗意并快意的人生

     昨天上午,有幸参加了许昌春秋读书会主题为《李白的诗意人生及解读"将进酒"》的线下书友分享会,主讲是丁炜老师。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几乎可以成为李白的代表作,它虽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这首诗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读着让人荡气回肠,表达了诗人的那种狂放不羁的诗意和快意的人生。

…………

   仔细回想,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在用心且用情地专注地十分投入地读一首诗了?

      结论是从高中毕业之后,就几乎不再读诗至今。也就是说,那时至今算起,为职业,为稻粱谋,已经过了三十二年几乎无诗的日子。可能跟年龄有关,已经过了读诗的年龄?但李白的这首诗是他五十多岁的创作的啊!也可能是因为,诗和文学不能当饭吃吧,当今的柴米日益价贵而诗文日益价廉的社会,除了极有文学天赋且有成就的那些能靠写文章卖字为生的作家和靠讲读诗和文学为生的人们。就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家都懂的,生活中可以无诗,但却不可以无米。

     但有诗的生活和无诗的人生有什么区别呢?

今晨,很早在书屋中醒来,读到同学兼书友师伟强老总分享的关于台湾文化人叶嘉莹老师的读诗生活,顿觉豁然,摘录如下,与诸位书友们共勉:

"读书就是独自走路,走着走着,忽地开阔起来,有古墓斜阳落日熔金,也有草丛石马往事不言,置身的境地异常沉寂,更像淘一脉金矿,漫上遍野都是自己的,富足奢华

     …………

   人,不论到了何等境地何等年龄段,最重要的,不可主动把求知的心熄灭。

求知欲约等于热血。但凡血不冷却,你的一颗心就会向着生机而去,你的生命则永不会隐晦枯顿,你就不断地有创造力。

叶嘉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愈九十,依然孜孜以求于诗词的密林,所以总是给人清新扑面之感。

这样的时代,仿佛人人都在向着“成功”去,少部分人默默读书求知。相较而言,后者既落寞又落伍。但,什么叫“成功”呢?拥有显赫的权位,丰硕的家产,就是成功吗?

也不见得。

尊严和不忘初心,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断的“自我完成”,才是最重要。

…………

什么叫自我完成?

苏东坡晚年有一首《独觉》别有意味,其中,“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一句最有深意。他说,我的眼睛虽看不见花了,但,“无数心花发桃李”——在我的心里边,有无数的花,桃花李花,都在我的心里边开放……

苏东坡是要我们把春天留在心里,虽然春天走了,花也落了——他是不要我们向着“外边”去追求,而是向着内心活。所谓“外边”,该是指“显赫的权位”“丰硕的家产”吧。

向着内心活,不就是“自我完成”吗?

读书,也是另一种自我完成。"

图片来自芝兰舍 皓莹 的作品

    其实,文学即是人学。我在想,诗和文学对即是于我们的人生而言的最大意义,恐怕就像生活中的盐,也像我们生活中的酒,让你的人生变得有些或咸或淡的滋味,它也增添了人生的趣味。你的人生也不再会是冷冰冰的,能够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热度。更重要的是,让你不再沉沉昏睡,能让你的人生觉醒和惊醒……

     还有,诗,让我们重新找回来因为我们岁月的脚步太过匆匆而曾经逝落的青春,如果诗意些的表达即是:

           "花虽落了,但春天还在"

     长梦醒来,一定是早晨……

【老房子·书库】伏牛山夜话:诗意并快意的人生

特别致谢:文中前两幅图片来自芝兰社 美女油画家 皓莹 的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房子·书库】伏牛山夜话:诗意并快意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qi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