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渗透在日常的点滴中。下面是小说中的情节: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学老师宋凡平因为阶级问题成了批斗对象。因为年龄尚小,他与二婚妻子李兰的两个儿子幸免于难。
造反派来家里打砸抢,把他家翻了个底朝天:衣柜被推倒,地板被撬开,锅碗被砸烂,连吃饭用的筷子都快折断……宋凡平平静地看着,等一切风平浪静,他依然像往常一样给孩子们准备饭菜,一样面带笑容。
作为一个父亲,他明白,自己必须把风雨挡在身后,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祥和的环境,哪怕是短暂的。
于是,当孩子们吃饭因突然发现没有筷子而就要想到刚才可怕的造反场面时,他们的父亲却神秘地问他们想不想用古人的筷子吃饭。
好奇心瞬间掩埋了即将面对的伤害,父亲宋凡平以穿越的玄妙方法到室外变戏法般拿到了古人的筷子一一树枝,并合情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古人的筷子是树枝。孩子们在这种奇妙而又兴奋的氛围下,就着树枝特有的苦涩味吃了这顿难忘的饭,我相信,这顿饭留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决不会逊于任何一顿山珍海味。
宋凡平是智慧而幽默的,他的解释合情合理,化解了一次身心的伤害。试想,如果宋凡平和盘托出事情的真相,是必让孩子们心生怨怼,可能会为下一次的暴雨骤雨的来临埋下隐患,那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过了一段时间,也许为了缓解这些天来的紧张气氛,冲淡杂乱的生活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父亲答应孩子们带他们去海边游玩。
孩子们的兴奋可想而知,谁知,又一次清査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等到事情完结,已是夜幕降临。孩子们无比失望。宋凡平说,计划照常进行,没有了太阳,我们可以欣赏月光下的大海。
月光下的大海又是另一番情景,同时让孩子们兴奋,他们甚至可以放开嗓子对着大海大喊大叫以喧泄近段时间以来生活强加在他们头上的苦难,而这要是放在白天是十分危险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夜似乎比白天更适合他们出游。这种既兑现承诺又放松身心的两全法可能是宋父的一念之间,却收获了神奇的效果。
言而有信的父亲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们灰暗的生活增添一点亮色,即使在被批斗的日子里,他也能笑对生活,他居然借助挂在自己脖子上游街木牌教孩子们认字,这种因时制宜润物无声的引导真是教育的最大境界。
我猜想,在宋凡平的心中一定有一个温暖如春的乐园,不然怎么能滋养出他这样乐观、坚强、平和的心态呢?
他心中有爱,对家人对生活的爱。就是他的离去也是为了要兑现对妻子李兰的承诺。在儿子们眼中那样,他就是个顶天立地英雄。
看这些情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教育。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情绪化地把对社会对他人的不满传达给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播种下仇恨的种子,因为在你这样做的同时也会把不幸不知不觉地植入到孩子的生命中,而这才是更可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