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在读《传习录》,每次读的时候感觉收获很大,然而合上书本书上的内容就还给书本了。对于这种情况,再读其他书籍的时候我也经常遇到,只是所遇到的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而已。那为什么读《传习录》的时候却遇到这种情况了呢?以下是我对这件事的思考和分析。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读《传习录》了,记得在两年前就读过这本书,记得当时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在网上经常看到人提起王阳明,提起他的学说,更重要的是有不少人在阳明先生的学说指导下做出了伟大的成绩。比如说曾国藩,比如说日本的稻盛和夫,再比如国内的一些成功人士都提及过王阳明。见到那么多人推崇王阳明,于是就在电子书库里找到了这本书,并怀着好奇心读了起来。
现实中的很多事情,想象的与现实中的有很大的差距。当我打开传习录这本书的时候,怀着好奇与期盼的心情就读了起来。然而读了没有几页,不得已我就放弃了。暂不说有没有领悟到书中的精华,就连书中的文字都没有读懂即使有解释。由于没有读懂,读了没几页就放弃了!
虽然读不太懂,但我并没有放弃,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时不时地拿起这本书读一读,渐渐地对里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然而合上书本之后便出现了像开头所说的那样,在读的时候能感受的文字的意义和魅力,然而一旦合上书本脑海中便再也没有什么印象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就像你努力干了很多活,而到最后交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干,这不是在所无用功吗?
虽然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但今天却懂得了书中经常出现的“义袭而取”以及“行不著、习不察”的意思,也算是有收获了。义袭而取的意思是:通过一次或者几次合与义的举动,就想达到所要的目标这是不可能的。行不著、习不察的意思是:每天在行动,却不知其所以然;每天生活在习惯里,却不能领悟和察觉其中的道理。
是啊,在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做出成绩,都会采用义袭而取的策略;同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行不著、习不察”,这也许就是我现在读书学习的近况,也是需要作出改变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