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喜欢吃芭乐这种水果。
今天下午,饱受论文折磨的我,睡一觉后,又跟我家大白嚷着吃芭乐。
在等待他削皮的时候,我不禁去想,这芭乐怎么就成了我的最爱?
芭乐,其实有很多名字:鸡屎果,拔子,喇叭番石榴 。我们小时候,就管它叫拔子,可我们谁都不知道如何用汉字来书写它的名字,就只好把拔子当方言喊了十来年。直到上高中,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原来叫芭乐,或叫番石榴。这一下,芭乐似乎摇身一变,再也不是小乡村里的土货,而是拥有着洋名字的“上等”水果。
在我家的菜园里,种了两棵芭乐树。一棵靠近马路边,在我印象中,它好像从来没有结出令人眼馋的果子。就算有,也可能早早被别人偷偷摘去填肚子了。另一棵栽种在菜园子的最深处,我和弟弟天天守着它,因为它是我们家为数不多的能结好果子的水果树。
那时候,每到夏天,我们就会和伙伴们互相比拼谁家的芭乐长得又大又白。若是谁摘得一个这样的果子,定会引来同伴们的羡慕。然后,求他们给自己尝上一口,那味道啊,好像比任何水果都香甜。
除了果实,芭乐树的叶子也常被我们摘下来。不是为了玩耍,而是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叶子洗干净,晒干作茶叶用。小时候,大人并不会给什么零花钱让我们买饮料喝,因此,这芭乐叶泡出来的茶就成了我们的饮料,既解馋又清热,算是弥补自己心中不能喝饮料的遗憾吧!
到了高中,我所见的芭乐又和老家芭乐树结出的果子不一样了。不过,既然它们是同一品种,就不影响我继续爱它。我就读的高中校园外,有一家专卖零食的店铺。店铺虽小,可货架上堆着满满当当的零食,天天吸引着我们这群嘴馋的女生。老板很会做生意,他把芭乐切成一块块,装进白色小塑料袋,一袋就卖两元钱。若是有人买芭乐,他就会慷慨地给这袋子芭乐撒上酸梅粉,让芭乐有更好的口感。我常和同学一人拎一袋子芭乐,用长长的竹签戳起一小块,边吃边走,笑声洒了一路。
后来,我到另一个城市读大学。这个城市,很少人吃芭乐,大多数钟爱柚子。而我,还是四处寻觅芭乐的踪影。好在后来,学校周边开了大型商场,水果种类日渐丰富,芭乐也有了立足之地。可我还是嫌商场离学校远了些,出去一趟得走二十多分钟,好在认识了大白,免了我走路的苦。我们当时还没有在一起,只到了解各自爱好的阶段。有一次,我说我喜欢吃芭乐,他二话不说,跑去超市买了好几斤芭乐,够我吃半个月的量。这傻大白,至今买东西还是不考虑量,常惹我一顿嫌。
如今,水果不再像当年那般奢侈。只要想吃,蹬上一脚电动车,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只是,这几年,买芭乐,好像总得看运气。买回来的芭乐,有时候吃起来又甜又脆,有时候就像啃生番薯一样,索然无味。就算从同一批果子里挑芭乐,我自己挑的总是那么难吃,大白就有了调侃我的机会,站我身旁,满嘴油腻地说:“你挑的果子,没有我的爱,肯定不甜啦!”好吧,从此以后,这挑芭乐的工作就交给大白了,又省一桩事儿,多好!
现在,大白把切好的芭乐递给我,见我抛弃论文敲打《芭乐》这篇文,忍不住捂着额头大声嘲笑我:“你的论文不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