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作者: e3c896a4e928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15:18 被阅读51次

        《明朝那些事儿》以其特有的历史写法,幽默的笔调,丰富的人物刻画,让人“眼目一新”,书在手,总是让人无法释卷。在蜗牛读书上全本读完已经有一个多月,但总总感觉仅读过不留下些感想,还是缺点东西——一种恍然若失的赶脚,再加上之前给自己定的任务,要开始试着写一些文章出来,就整理出来这七拼八凑的读后感来。

        作为一枚理科男,对晦涩的历史专科的文字总是提不了多大的兴致。回想起来,最后一次看历史相关的书籍还是高三时看的一本书名为《二十四史》的书,后来才知道二十四史原来是历朝二十四本史书的合称。虽然也是白话版,虽然也是各朝历史大事件的简要概览,但当时终究没有提起兴趣,三天后就还给图书馆了。

        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虽然也是在讲述历史,但对历史的叙述却不是和课本一样的三段式——时间、事件、评价,给人以一一罗列的赶脚,而是通过小说的手法将历史的事件一件件地鲜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确实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后欲罢不能。

        通过这本书,也让我对明朝有了一些较深的了解,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收尾的皇帝崇祯。以前通过历史书和各种野史故事、电视剧情等渠道,对朱元璋的认识仅仅有开国皇帝、弑杀、暴政,对崇祯的了解也仅限于政府腐败、皇帝无奈。而通过本书,让我了解到,朱元璋同志悲惨的童年是如何读过,而他作为开国皇帝又是有怎样的付出,他的胆识、他的魄力,他又是为何强势地治国;崇祯皇帝,也不再是影视剧、武侠小说中的刚愎自用的形象,他也是一代明主,只是——没有选择。用原书的话来说,“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知道结局,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历史是轮回,也因此才有借鉴意义,而人生不是轮回,以写人生的方式去描述历史,这也许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希望此类的史书更多一些。

相关文章

  • 历史的样子

    ——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见惯了历史书中的沉稳和大气,见惯了历史纪年表的冰冷和严肃,突然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

  • 2020-08-29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呀,我就感慨万千,毕竟这是我唯一读过的一本历史书。首先这本书主要...

  • 《明朝那些事儿》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成为皇帝(1)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成皇帝(2)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

  • 历史到底是什么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这本书一共有七部,里面描述了明朝每一任皇帝的更替变化,从朱元璋到崇祯。...

  • [碎语杂记]第一功臣李善长,免死铁券不免死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听)明朝那些事儿以前,不知道还有个叫李善长的人儿。 读(听)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知道了朱元璋麾...

  • 幽默而苦涩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从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讲起,至清初李自成灭亡明朝结束,总共分了46...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用三天时间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应该是终于看完了,因为拿到这本书的时间是三月份,到前两天主人催还才...

  •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后感

    听说《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是在大三的时候,当时知道它有七部,果断放弃看它,因为,实在,太长,外加对历史毫不感兴趣。...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幽默风趣的历史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以其特有的历史写法,幽默的笔调,丰富的人物刻画,让人“眼目一新”,书在手,总是让人无法释卷。在蜗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in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