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心脏在搏动》是一篇四年级的随文读写,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读原文,了解心脏的知识,第二个层次是初步感知正常状态下的心跳,第三个层次是感知运动后的心跳。
读原文《心脏的自述》时,老师读,学生听,让学生听文中的关键词,比如“拳头”,“260克左右”等等,读完一遍后,考考学生记住了哪一些,可以每人说一句。把他语言变为我语言。
这个环节找出关键词后,让学生每人说一句,觉得简单的一句,学生却不好说,可能学生对于心脏的知识很陌生,加上文中专业术语多,造成了学生磕磕巴巴,语焉不详。此环节对于学情把握不准,造成课堂不顺畅,可见顺应学情之重要。
第二个层次是感知正常状态下的心跳。这个环节当中找脉搏是难点,我们应该重点指导,多次示范,让每个同学都会找,都会说。然后和大家一起感知心跳,这儿是一个细节,可以一边轻轻点头,一边数心跳,再想想心跳像什么?这个细节没有引导好,结果学生居然感觉头晕,没有感觉到心跳的有规律,永不停止。指导学生说话时,应该给学生一个方向,不能漫无目的,任由学生说。
第三个层次是感知非常状态下的心跳,让学生深蹲起立十次后,再摸一摸脉搏,学生自然感知到心跳的有力和快速,和正常状态下的脉搏形成对比,这个环节因为有感受,所以学生有话可说,效果较好。
由此可见,怎么指导学生说把话说生动呢?课堂要多用现场演示法,把不在眼前的东西想办法放到眼前,让学生有体验,才会有话说,才会说生动。一定不要说不好执行的话,不要说没有任务的话,不要说废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