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數學題「池塘裡的水藻每天以成倍的速度生長,第30天的時候水藻佔池塘面積的二分之一,請問:還需要多少天水藻會佈滿整個池塘?」
相信很多人向我一樣,脫口而出「一天!」數學角度當然沒問題,但我們今天要從社會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個觀點,它在解說人口增長的問題,數年前,人口專家預測世界人口如不加以控制,會如同上面問題中的水藻一樣發展,地球將無法負擔。文章卻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未必是一成不變的,人口的增長未必是一個一直持續的狀態,它會遭遇瓶頸,會減速,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是啊,人類的文明在進步,人不再需要通過無限繁衍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社會呈現一個多元化的狀態。比如我們鄰國,一度是人口負增長,按照外推謬誤,該國可能會消失。但事情不一定會這樣發展,當人口減少到一定程度,社會資源不那麼匱乏,社會壓力小了,人們幸福感提升了,低出生率會被打破,繼而回到正常出生率,甚至更高。
這些告訴我們:事情未必會按照目前的狀態一直發展下去,我們為尚未發生的、遙遠的事情去推論、制定方案,是不具備現實意義的。簡單來說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杞人憂天是沒有意義的。雖然中國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是,過分地憂慮,去進行沒有意義的推論,即使你再嚴謹,再用心,在時間推移過程中也會出現偏差,這就是謬誤。
把心放在肚子裡,大家都是第一次生而為人,放輕鬆些,再輕鬆些,別為沒有發生的事情憂慮,古話不是還說了嘛——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