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周的时间又过去了,想起一周前的小目标还未实现,内心惭愧。当时我计划要用一周的时间看完本1书,这本书很重要,我曾经多次产生同一个念头:我要认认真真地把这本书阅读完。可我只坚持了三天,然后很快把这个目标忘记了,只是在周末来临时,突然想起目标这件事。
回顾这一周,每天六七点下班后,我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每天只看六七十页书,那么每周看完一本书不是什么难事,那我这几天把注意力都放到哪去了呢?
我几乎每天都在完腾讯桌球游戏,每天都会打上几把,一开始之计划玩个两三把就停止,可玩着玩着就超时了,玩一次可能将近一个小时了,我没有记录,但打游戏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经常听到‘消遣’和“打发时间”等词,通常指的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时间充裕,不知道当前做什么,所以找一些轻松的不用费脑子的事情。而我早就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害怕自己虚度光阴一事无成。渴望积极的改变,可我只是想的“热血沸腾”,一具体到行动上很快就偃旗息鼓。以前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使用记时软件,记录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花的。也曾经每天睡前记录当天的注意力开销。可最后都没坚持下来,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的好习惯。
还有每天我都用碎片化的时间刷手机新闻和视频,比如吃饭前后,睡觉前,心情愉悦或烦躁时,都会下意识的拿起手机不停地刷,看完除了眼睛干涩,内心越发空虚。偶尔会自责,但过不了多久,自己依然拿起手机不停的刷。在各种公共场合,比如地铁上、餐厅、电梯里,随处可见“低头族”,真正是在工作和学习的少之又少。很少人最终变成更好的自己,大部分人终究变成了自己都讨厌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一般,都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未来会不同凡响,可回到现实,回到具体行动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坚持做一些明知没有价值可依然停不下的事情?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或者道理都懂,可就是不去做,不去坚持做?我们很多时候,做事的根据不是思考,而是依赖天性和动物本能,包括懒惰、好逸恶劳等等。不去持续的行动和积累,可时间一步一步逼近,发现自己离目标很远,想想都感觉压力大,最后干脆放弃,另找其他不费脑子的事情填充当前这个时间空挡。而大脑因为具备保护功能,自觉地将那些痛苦的事情忽略掉。所以我就是这样忘记当初的目标。经常听到人家说“不忘初心”,因为坚持初心就意味着直面压力和痛苦,而大脑倾向于忽略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而导致我们迷失方向,甚至走错了方向还不知。所以人要成功,就不该大脑和本能束缚,需要经常反思,主动控制大脑,不断提醒自己,要坚持当初的方向和目标。
那今后我们如何更好的完成目标呢? 脑子里产生的想法念头,如果总停留在想想的层面,是很难产生深入的思考以及有效的行动。应该写下自己的目标,每天记录进度和完成情况,及时反思和改进,接受现实,不幻想不被大脑“蒙骗”,像项目经理管理项目一样管理自己,我们才能更有效的达成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