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更喜欢小时候的我,更年轻时的我,那时的我,敢想敢说,敢说敢做,不知道得罪人是什么。只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需要怎么做?以目的为导向,通过行动逐步靠近。这个逐步非常直接和果断。
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人开始说,要站到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情商要高一点。我变得委婉,变得非常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一时被所有人觉得“我”是个老好人,几乎不会向别人提要求,而且可以随便拒绝,但是有求必应。一段时间内,我因为这样的性格有了很好的人缘,大学时期只要是好的民意投票,我的人气都高居不下,那个阶段确实受益不少。
但真的步入职场,这样的“我”,成了众人眼中的软柿子,需求可以不断被延后,工作可以不断被推诿,自己扛下很多本不该自己去做的工作。“我”的毫无锋芒,在部门中显得存在感非常低,工作的完成没有人会想到“我”,但一旦有漏洞需要补,我一定会被立马推出去,这样的“我”,好像总是比身边有棱角的人低一头,本就不平等,自然很难成为朋友。人缘也显得极差,入职好久依然独来独往。
这样的“我”很挫败,但我也非常明白自己的需求和目的。现在已经别逼到绝境了,对于界限的划分需要界定,对于自己带工作充满自信地去展示。我不是天生低调,只是一时过度追求别人的满意。但,我活着仅仅是为了我自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