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指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人高登义教授莅临我校!这个消息一出,我们全校师生沸腾了。我有幸受邀参加聆听。
接到通知,我异常兴奋。高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功绩不凡,他是怎么做到的?一连串的问题萦绕于脑际。更迫切地想一睹教授的风采。
2018年10月22日,这个难忘的日子终于来了。原本通知是3:00开始的,可我按奈不住内心的欢喜,一早就到了目的地。2:45教授还没到,我开始眺望窗外。真想快点看到教授呀。此时,我发现迎宾的孩子们也和我一样迫不及待。他们告诉我,手心冒汗了,心跳也加快了。哈哈,心情可以理解。
3:00,教授如约而至。只见教授一来,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走上讲台,做好讲课的准备工作。一个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人,居然对工作如此地认真,真是让我佩服。讲课过程中,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开始,他亮出自己要讲的提纲:1.南北极的故事:北极熊的故事 企鹅的故事
2.南北极的启迪:北极冰雪世界有绿洲 适者生存
接着,教授便出示不同的照片进行幽默风趣的讲述。整个讲座笑声不断,就连一贯严肃的校长也笑逐颜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授的讲课艺术高超。他面对同学的错误答案,他不是简单地说:不对。他或者说:“我得提醒一下。”或者说:“你们看看图片上什么地方不一样?”就在这样平等的对话中,我们不仅认识到了南北极的生物,还从中明白了生活的道理。
一 无论如何 ,都要拥有良好心态
教授放映一张北极熊孤独地站在立着的小小像冰淇凌似的冰块上,眼里透出恳求的目光。教授通过这张照片,教给听众一个识别P照的方法。他告诉大家,这是一张P过的照片。看背景,看熊的重量与冰块的厚度进行判断。
正当大伙儿还在消化着P照片的技术活时,他话锋一转,告诉我们,面对日益减少的冰层,北极熊慢慢地学会去适应。他并没有由此放弃,而是继续悠闲地生活着。继而,出示第二组照片:睡觉,打哈欠,翻滚,接见“我们”,又睡觉。在教授的幽默“配音”下,我们如见北极熊的身影,仿佛看到憨厚可爱的北极熊“偷瞄”那些“科学家”们的萌样;仿佛看到他们在雪地翻滚时,全身覆盖上雪白的“棉袄”时的样子;仿佛听到他们打哈欠的我行我素的大家风范。这一系列动作片,都充分表现北极熊们的悠闲自在。他们不因为生活环境的逐渐恶劣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方式,仍然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二 无论何时,要自我反省
教授出示一组猎杀海豹的照片。面对减少的食物,北极熊们自我反省:我们不能浪费了,能省着吃就吃吧。图片还看到北极熊对人类捕杀海豹后留下的“残羹剩饭”慢慢细细地品尝的模样。正因为他们的这种懂得自我反省,他们才能顺利地生存下来。现在,他们不仅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在悄悄地增加呢。他们不仅适应了气候环境地不断变化,还适应了缺食少粮的生活水平。然而,值得赞赏的是他们的生活质量丝毫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与教授交流,并不是很长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可是,却给我极大的震撼:教授乐观,幽默,风趣又多才,专业又平和,才铸就了一代科学家风范。
我听后感想颇多。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我,时常会因为一些芝麻蒜皮的事而痛苦。
看看面对死亡的威胁,面对食物的短缺,乐观积极的北极熊,他们不仅没有减退他们对生活的热忱——依然自在地散步、睡懒觉、打闹......多么惬意呀!多么令人羡慕呀!我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也应该学习他们那样好好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没有的,我无法强求。就如北极熊一样,冰层逐渐减少。生活环境日益恶劣,他们无法扭转,但他们选择了适应。我也该如此,选择适应才对。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适应现在的生活条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再想方法去改变,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层次。不能再这样自怨自艾了。这样的人生,自己活得累不说,就连和你一起生活的人也会觉得烦不胜烦的。
高教授说话内容简单明了,主题分明。让我们听后饶有兴致。我跟着那些孩子们也排队获取了高教授的签名。兴奋的不得了。就像得到了明星的签名一样振奋人心。这可比明星更明贵千百倍。

院士之所以能做出如此伟大的事业,也是因为他乐观,积极面对人生的缘故吧。接下来的日子,我想用达尔文的一句话做结尾来鞭策自己: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改变自身,适应新环境的物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