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爱就一起成长
《樱桃树》比《狼来了》更能减少孩子的说谎行为

《樱桃树》比《狼来了》更能减少孩子的说谎行为

作者: 爱就一起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5:53 被阅读3次

导语

很多书籍建议家长顺其自然——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就不撒谎了。然而,事实是撒谎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孩子早期说谎,通常是因为各种理由——为了躲避惩罚,或者因为朋友义气,或者为了获得控制别人的快感。但是现在有一个奇特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孩子会说谎:他们只是在复制他们父母的行为。

在过去的几年里,少数勇敢的学者决定花时间去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Nancy Darling博士为了研究青少年撒谎程度,他招募了12个21岁以下的大学生作为专项研究团队。并且说服一些高中生参与测试。

每个学生被发到了36张卡片,每一张卡片里面都列举了一些青少年会对他们父母撒谎的话题。通过这些卡片,研究者们了解到青少年们一般会在什么事情上撒谎,以及撒谎的原因。

Darling博士观察后说:“刚开始采访时,孩子们表示父母给他们一切,那么他们就应该告诉他们一切,不应该撒谎。” 然而在采访的最后,孩子们第一次发现他们撒了很多谎,并且打破了很多家庭规矩。Darling博士说参加这次研究的青少年有98%的人表示他们对父母说过谎。

在这36个话题中,青少年平均会在12个话题中对父母说谎。青少年会在下面这几个话题中说谎:1.他们将零花钱花在了哪里。2.他们是否开始约会。3.他们离开家的时候穿什么衣服。4.他们跟谁出去看电影,和谁去。5.他们饮酒或者嗑药。6.他们是否跟父母不赞同出去的朋友一起出去了。7.当父母在工作时,他们是如何度过放学后的时光。8.是否带女伴出席派对或者是他们是否乘坐醉酒青少年开的车。

一个优秀的学生或者时间表被安排很满的学生并不能改变这些数据。显然没有孩子会因为太忙而不去破坏规矩。为了避免你认为这些数据仅仅适用于Darling博士的实验组,我们将数据与国家平均数据对比(这些平均数据是从学者到课余活动做的调查中统计出来的)。“我们的这个样本非常普通,并且具有代表性” Darling博士说。

二十年来,父母一直认为“诚实”是孩子最需要的特质。其他的特质,比如自信或出色的判断都没有诚实重要。所有主流媒体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所有孩子都应该被教育“诚实是最重要的”。在调查中,98%的受访者表示信任和诚实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在他们的时代,96%到98%岁的人说撒谎是道德上的错误。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98%的人从认为说谎是错误的,转变到了98%的人曾经说谎?

说谎这件事情其实很早就会开始。事实上,聪明的孩子能够在2岁或3岁的时候开始说谎。“说谎与智力有关。”蒙特利尔麦克吉尔大学助理教授和儿童说谎行为的主要专家Victoria Talwar博士解释道。

虽然我们认为诚实是小孩子最重要的美德,但事实证明说谎是更高级的技能。一个说谎的孩子必须认识到真相,理智地构想另一个现实,并且让其他的人相信这个虚构的现实。因此,说谎既需要先进的认知发展,也需要更高级的社会技能,而诚实是不需要这些的。“这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Talwar总结道。

这个发现让父母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该如何看待说谎这件事情呢。如果你的4岁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擅长撒谎的人,那说明她有头脑。并且越有悟性,聪明的孩子越容易成为习惯性说谎者。

在他们四岁生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开始说谎,以避免惩罚。正因为如此,当有可能被惩罚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说谎。一个3岁的孩子会说:“我没有打我妹妹,”即使父母看到孩子打她的兄弟姐妹。

大多数家长听到他们的孩子撒谎时会认为孩子太小而无法理解什么是说谎或撒谎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孩子长大后会停止撒谎并且能够知道说谎和不说谎之间的区别。Talwar发现事实却正好相反,一旦有机会,那些很早就掌握了谎言和实话间细微差别的孩子会更容易利用这个技能撒谎。

很多教育网站和书籍建议家长不用太在意孩子的撒谎行为,他们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不会撒谎了。然而,根据Talwar的研究,会撒谎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撒谎的会更频繁。在被观察中的孩子中,他们发现一个四岁的孩子每2个小时会撒一次谎,一个六岁的孩子每一个半小时就会撒一次谎,没有例外。

当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时,说谎的原因变得更加复杂。避免惩罚仍然是说谎的主要原因。另外的原因包括通过戏弄朋友;吹嘘自己的地位;通过学习来欺骗父母,从而提高孩子的力量和控制感。

进入小学,很多孩子开始向同伴说谎,作为一种应对挫折或获得注意力的方式。任何突然的说谎,或是说谎的急剧增加,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孩子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他烦恼。“说谎往往是一个更大问题行为的征兆,”Talwar解释说。“这是一种免于遭受伤害的策略。”

在纵向研究中,大多数经常说谎的6岁儿童在7岁时就已经使说谎这样的行为社交化了。并且,如果说谎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社交策略,孩子就会坚持下去。大约有一半的孩子会这样做,如果他们在7岁的时候还经常说谎,那么将会在剩下的童年时期继续说谎。他们已经习惯性说谎了。

 “我的儿子不会说谎。”Steve说,他是一个看上去有些疲惫的三十多岁的父亲。他看着他的6岁的儿子,他儿子正在与Talwar的助手玩弹珠游戏。Steve为他儿子感到骄傲 ,认为他儿子是一个非常随和并且喜欢交际的人。他让儿子大声说出刚才测试的一系列问题,来证明孩子不会说慌。

Steve断言:“我从来没有听到我儿子说谎过。”当Steve带着他的儿子到蒙特梭利实验室的时候看到有本杂志的封面写着一个问题:“你的孩子能区分谎言与实话之间的区别吗?”他改口了:“我相信我儿子有时候说谎,但是我听到了还是会感到惊讶的。”

Steve非常想知道他儿子会不会说谎,但他不确定他是否想知道答案。他儿子不诚实是他深恶痛绝的。

但我知道一个事实,他的儿子说谎。他儿子被骗之后,就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撒谎。他撒谎的时候从来没有犹豫或者懊悔过。

Nick(即Steve的儿子)以为他花了一小时的时间与两个非常友好的阿姨玩游戏。他已经赢得了两个奖品,一个很酷的玩具车和一袋塑料恐龙,每个人都说他做的很好。但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不知道的是,这些游戏其实是一连串的心理测试,这两个阿姨是Talwar手下的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他们正在致力于取得儿童心理学博士学位。

Talwar的一个实验中,有一个是根据经典的实验抵制诱惑范式变化而来的,是在实验室中被称为“偷看游戏”。通过隐藏的摄像头,我看着Nick在与Talwar的学生Cindy Arruda玩游戏。她告诉Nick他们要玩一个猜谜游戏。Nick是面墙而坐,通过玩具发出的声音来猜测这是什么玩具。如果他对三次,就能赢得一个奖。

刚开始的两个非常简单:一辆警车和一个哭泣的婴儿娃娃。Nick得知自己对了的时候非常兴奋。然后,Arruda拿出一个软的英式足球,将它放在音乐贺卡的上面,同时保证贺卡在播放贝多芬那首“献给爱丽丝”。Nick被难住了。

Arruda突然说她要离开房间一会,答应马上回来。她告诫Nick不要偷看。Nick挣扎着不去偷看,但十三秒之后,他放弃了挣扎,去偷看了。

Arruda回来的时候,她要保证她通过门的时候Nick重新面对墙壁坐好。Nick大声宣布:“一个英式足球!”Arruda告诉Nick要等她坐好。Nick突然意识到他应该以一种不确定的声音问:“是不是一个英式足球?”

Arruda说Nick是对的。当Nick转身面对她,他表现得很高兴。Arruda问Nick有没有偷看。“没有”他脱口而出,然后一个大大的笑容出现在他脸上。

Arruda很平静地问Nick,他是如何知道声音是从声音中听出来是英式足球的。

Nick双手托着下巴,然后说:“音乐听起来像一个球。球听起来是黑白的。”Nick补充说,音乐听起来像他在学校玩的足球:“他们吱吱叫,音乐听起来像是他踢球时听到的吱吱声。”为了强调这一点,他用手摩擦着球的边缘。

这个实验不仅仅是测试孩子是否会在诱惑下撒谎。它也被设计用来测试一个孩子圆谎的能力,提供合理的解释,避免科学家所谓的“泄漏”——不一致性,从而被揭穿谎言。Nick的谎言掩盖了他的谎言,稍后将由观看录像带的分析人员进行评分。因此,Arruda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足球演奏贝多芬的事实。当他们给Nick奖品时,Nick兴奋极了。

76%的孩子(Nick这个年龄)会在游戏的时候偷看,当被问到是他们是否有偷看时,95%的孩子会说谎。

但有时研究者会在他询问孩子是否偷看之前,给孩子读一本小故事书。一个故事是《狼来了》,其中男孩和羊都被狼给吃了,因为小男孩说谎。另一个故事是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年轻的乔治向父亲坦白,他用新斧头砍倒了这棵珍贵的树。故事的结尾是他父亲的回答:“乔治,在看到这棵树后,听你说真话而不是谎言,这让我很高兴,比我有一千棵樱桃树还高兴。”

那么,你认为哪个故事能更有效的减少谎言?

我们调查了1300个人,75%的人认为《狼来了》会更有效。然而,在Talwar的实验中,这部著名的寓言实际上并没有减少谎言。事实上,在听到这个故事后,孩子们撒谎甚至比正常人多一点。与此同时,消除了华盛顿标志性的名人效应后(用一个普通人物代替,这样可以消除一些对年长孩子的影响),樱桃树的故事能减少43%的孩子说谎。虽然大多数的孩子在可控的情况下撒谎,但是听了樱桃树的故事,大多数会说出实话。

牧童最终受到了惩罚,但是谎言受到惩罚对孩子们来说不是新闻。在研究中,学者们发现生活在惩罚威胁下的孩子不会少撒谎。相反,他们在更早的年龄就学会了更好的说谎----学会如何说谎才能不被发现或少被发现。

最终,阻止孩子说谎的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社会化的过程。但是樱桃树的智慧是有用的:根据TalWar的研究发现,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们诚实的价值,就像乔治·华盛顿,告诉他们说谎是不对的一样。

孩子撒谎最令人不安的原因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据Talwar研究发现认为:“孩子们从我们父母这里学会了撒谎,我们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撒谎,但他们看到我们这样做。他们看到我们告诉电话销售员:‘我只是一个客人。’”他们看到我们吹嘘和撒谎来使我们的社会关系更融洽。

试想一下,当一个孩子打开一个他不喜欢的礼物时,我们期待孩子如何行动。我们要求他掩盖所有诚实的反应,并以礼貌的微笑回应对方。Talwar做了一个实验,孩子们通过玩游戏来赢得礼物,但是当他们发现这个礼物是一块糟糕的肥皂。在给孩子们一段时间来消化震惊之情后,一个研究者问他们是否喜欢这个礼物时,大约四分之一的学龄前儿童选择说谎表示喜欢这个礼物,大约一半的小学生会表示喜欢这个礼物。说这种谎话会让他们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当有人要求他们说出喜欢的理由的时候。那些赢得偷看游戏而欢呼的孩子们突然会变得非常安静,喃喃自语、烦躁不安。

同时,当孩子出现善意的谎言时,孩子的父母通常会欢呼。Talwar说:“父母一般会为他们的孩子很有礼貌而感到骄傲,他们不认为这是撒谎。”她经常惊讶于父母似乎认不出善意的谎言仍然是谎言。

当成年人被要求记录谎言日记时,他们承认每五个社交活动中大约说谎一次,平均每天一次。这些谎言中绝大多数是善意的谎言、谎言来保护自己或其他人,比如同事把他老婆做的松饼拿过来分享,你得说松饼味道非常好。

被鼓励说出这么多善意的谎言和听到这么多的谎言,孩子们渐渐变得不诚实了。虚伪渐渐地变成每天会发生的事情。他们知道诚实只会产生冲突,说谎是避免冲突的简单方法。同时,他们不会把善意的谎言和为了掩盖自己错误的谎言混淆起来,他们会将这种善意谎言的情感基础用到另外一个场景。在心理上,对父母撒谎变得更容易了。如果父母说:“你在哪里得到这些扑克牌?我告诉过你,不允许你把零花钱浪费在扑克牌上!”这可能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他告诉父亲扑克牌是朋友送他的,让他的父亲感觉更好。

那么,我们家长告诉孩子不要打小报告,其实是想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不要告诉家长发生了什么。但是,一些感兴趣的研究人员花了几个小时观察玩耍中的孩子们。他们发现,当一个孩子十次有九次跑到父母面前告状,那个孩子是完全诚实的。而对于父母来说这个孩子总是喋喋不休。对孩子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孩子寻求父母的帮助之前,孩子可能已经被欺负很多次了。所以当受挫的孩子终于告诉父母真相时,他实际上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却是:“别来烦我!”

到了中学的时候,成为一个“打小报告”的人可以算是学校里最悲惨的事情。因此,一个想要向成年人报告问题的孩子不仅要面临来自同龄人的谴责,而且还要遭到来自成年人“自己解决问题”的责备。每年,他们要处理的问题成倍增长。他们看着其他孩子逃课,破坏墙壁,偷窃,他们想要去报告给成人,但是心里觉得这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干的事情。于是他们紧闭他们的嘴巴,他们从小就被鼓励这么做。

孩子们向父母隐瞒事情的时代已经开始。

通过隐瞒他们的生活细节,青少年挖掘出一个独立于他们的父母或其他成人权威人物的社会领域和身份。从一个青少年的角度来看,寻求父母的帮助是变相承认他不够成熟,无法独自处理问题。向父母打小报告这件事情,不论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都说明内心不够强大有些事情做到“事不关己”是很重要的。

研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这种对自我控制的需求最强的孩子的年龄,并不是12岁、15岁、18岁逐渐递增。Darling的奖学金表明,对抗父母权威在14到15岁之间达到顶峰。事实上,这种反抗在11岁时略强于18岁。在大众文化中,我们认为高中是危险的年份,但驱动欺骗的心理力量在高中之前更强烈。

很多书籍建议家长顺其自然——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就不撒谎了。然而,事实是撒谎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在她对青少年学生的研究中,Darling还向接受采访的青少年的家长邮寄了调查问卷,有趣的是这两组数据是如何相互反映的。刚开始,她被家长们的强烈恐惧吓到了,他们害怕将他们的孩子推向了彻底的对立面。Darling说:“现在许多家长认为,让青少年开诚布公的最好方式是更宽容,不制定规则。”父母们设想在知情和严格之间进行权衡。宁可听真话,也不可蒙在鼓里。

Darling发现宽容的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们的生活。“那些去野外并且遇到麻烦的孩子,大都有着不制定规则或标准的父母。这些父母不管孩子做什么都无所谓。但最大的原因还是这些父母不愿意担起作为父母的责任。

太多的规则会促使青少年叛逆是统计学的骗局。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Darling表示,给孩子指定非常严格规矩的父母实际上并没有逼孩子。Darling说:“父母总是以“太忙了”为借口,因此他们执行三条规则比制定二十条规则要困难得多。”

有些父母非常严格地对孩子进行控制,但那些青少年并没有反抗,他们顺从、沮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父母最温和,与孩子沟通最多的父母通常也能够很好的执行那些定下来的规则。”Darling观察到,这些父母对某些关键方面制定了一些规则,并解释了规则的原因。他们希望孩子服从他们。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他们支持孩子的自主性,允许他们自由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些父母的孩子撒谎最少。相比于从12个方面隐瞒他们的父母,他们可能也就在5个方面对父母撒谎过。

在字典中,诚实的反义词是谎言,争论的反面是同意。但在青少年的头脑中,并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争吵是说谎的反面。

Nancy Darling的研究人员采访了来自宾夕法尼亚的青少年时,他们还问这些青少年们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会告诉家长明知不被赞成的事情。有时他们说实话,是因为他们知道谎言不会长久,迟早会被父母发现。有时他们说实话,是因为他们觉得有责任,说:“他们是我的父母,我应该告诉他们。”但是一个重要的动机是,许多青少年告诉其父母真相,因为他们正在谋划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即使他们预见会有一场争论,但如果父母让步,也是值得的。

宾夕法尼亚的青少年撒谎的可能性比反抗的要高244%。然而,在那些没有欺骗的家庭里,争论和抱怨的比例要高得多。争论使这个孩子能够诚实地说话。某些类型的争斗,尽管是尖刻的,最终是表示尊重,而不是不尊重。

但是大多数父母并不知道对于争论他们和孩子的看法是不同的。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茨分校的Tabitha Holmes博士进行了广泛的采访,分别要求母亲和青少年描述“什么是争论”以及他们对“争论”的感受,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46%的母亲认为争论对她们与青少年的关系具有破坏性。被挑战是压力、混乱和(他们的感知)不敬。争论越频繁,越激烈,妈妈们越觉得争论越有害。但只有23%的青少年认为他们的争论具有破坏性。更多的青少年相信争论加强了他们与母亲的关系。“他们对争论的感知非常复杂,远远超出了我们对青少年的预期,”Holms说,“他们认为争论是对待他们父母的新一种方式,因为他们能听到妈妈的明确观点。”

最让Holmes吃惊的是,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并没有觉得“经常争论”或者“大打一架”是有害的或具有破坏性的。当然,Holmes指出,家庭之间存在太多的冲突。“但我们在研究中没有任何人有过多的冲突。”相反,看起来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争论。

我们明白,虽然我们家孩子还要很多年后才到青少年,但不管孩子在什么年龄段,都不能忽视孩子的说谎行为。对于怎么处理说谎问题,我们似乎有了解决办法。

就在前几天,我6岁的儿子卢克从学校回到家里,学习到了一个新词,他会一遍说:“我不在乎”,一遍耸耸肩。他一遍遍地重复这个动作和这个词,我感到非常沮丧,并且想知道是不是学校里有人教过他这些。

他楞了一下。我可以突然意识到,他可能在思考是要跟我撒谎还是老师交代问题,吓跑他的朋友?认识到这个冲突,我告诉他,如果他在学校学过这个短语,他不必告诉我是谁教他这个短语。告诉我真相不会让他的朋友陷入困境。

他说:“好的,我是在学校里学到这个词和这个动作的。”然后,他告诉我他并不是真的不在乎,并给了我一个拥抱。之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过这句话。

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谎言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真的重要吗?说谎即可以看成是正常行为,也可以看成是不正常行为,这是意料中的事,但我们不能去忽视它。

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加利分校的Bella DePaulo博士一生致力于成人说谎。在一项研究中,为了保证受试者的完全保密,她团队中两个大学生和社区成员一起进入一个配备录音磁带录音机的私人房间。DePaulo团队让受试者回忆他们所说的最糟糕的谎话和其中的细节。

“我完全预期得到一些严重的谎言,”DePaulo说。“瞒着配偶的事情,浪费钱的事,或者是推销员从买车者身上榨取钱财的事。”她也听到过这种恶作剧,包括偷窃,甚至是一宗谋杀案。但令她吃惊的是,许多故事讲述的是当这个主角换成是一个孩子时,乍一看,它们并不是什么有严重后果的谎言。

“有人告诉我他们吃蛋糕,然后告诉她的父母蛋糕是怎么来的。另一个人说,从兄弟姐妹那里偷了一些硬币。”听到这些故事,DePaulo嗤之以鼻,并想:“拜托,这是你所说的最糟的谎言?”但随着童年的故事不断涌现,DePaulo不得不在她的分析中为他们重新创建一个类别。她回忆说:“我不得不重新考虑我的理解,来考虑孩子的谎言到底是什么样的。对小孩子来说,他们的谎言挑战了他们的自我概念——他们是一个好孩子,他们做了正确的事情。”

许多受试者评论了生命早期那一重大谎言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有人说:“我撒了谎,我被逮到了,我感觉很糟糕,我发誓再也不这样做了。”也有人会说,“哇,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会欺骗我的父亲,我可以一直这么做。”他们小时候说的谎是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影响的。父母的反应方式确实会影响他们的说谎行为。

Talwar说父母经常使他们的孩子处于说谎的位置,以此来测试他们诚实与否,而这种测试通常是不必要的。

上周,我把我3岁半的女儿放在了那种情况下。我注意到她在餐桌上潦草地写着一个标记(这个标记是可以洗的)。我不高兴地问,“你在桌子上画画了吗,希亚?”过去,她会诚实地回答,但我的语气表明她做了错事。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我能收回这个问题。我应该提醒她不要在桌子上写字,把报纸放在她的彩色书里,然后把墨水洗干净。相反,我所做的正像泰尔瓦警告过的那样。

我女儿说:“没,我没有在桌子上画画。” 这是她第一次对我撒谎。

对于这件事,我只能怪我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樱桃树》比《狼来了》更能减少孩子的说谎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t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