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怀左同学
01
一个穷小子经过奋斗,成为了大富豪,后来在追求已成为他人妇的初恋女友的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假如我今天给你讲这样一个故事,你肯定不会相信:都那么有钱了,还追他人妇?这就像我给现在的小孩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他们说梁山伯最后的死,全是因为他情商太低。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商品时代里,“有钱”,早已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梦想。
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菲茨杰拉德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故事。
其实我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了,但一直没读,因为我之前把书名看成了“了不起的比尔·盖茨”,当成了成功学书籍。
直到我看了莱昂纳多参演的电影版,才知道原来和比尔·盖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进一步看了书,我了解了盖茨比,他有血有肉,有爱情,也有梦想。
虽然他最后走了,但他凝望绿灯的背影,深深打动了我,我能想象他追求梦想时的渴求,也能想象他马上要实现梦想时的狂喜。
但现实就是现实,总是把我们期待的美好揉碎,再狠狠地踩上几脚。
打开这本书,在那个没有梦的年代里,只有盖茨比,一个人在做梦。

02
黛西家码头边的绿灯,是这本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
具体意象的含义,因人因地因情因景不同,像浮士德之于歌德,断肠人之于马东篱一样,那盏闪烁的绿灯,在盖茨比心里,有着最特殊的含义。
是梦想,是美好,是多年经营,也是猝不及防,而最后的最后,其实全是黛西的身影。
当年我没钱娶你,今天我金银成山,黛西,你心里还有我吗?
盖茨比的心声,黛西不知道,那些每天在他如宫殿般豪华的家里进进出出的人,更不知道。他们在乎的是纸醉金迷,而黛西,迷恋的是上层阶级的奢华与腐朽。
“盖茨比,我心里有你。”这是黛西的心声,其实就像“你是个好人”差不多。如果我们客观分析一下,如果不是因为盖茨比后来有钱了,以金光闪烁的模样出现在了黛西面前,后者,可能早已经将他丢在了记忆深处。
所以在当时讲究出身和地位的时代里,黛西最后还是选择了她钟爱的上层阶级,哪怕盖茨比爱她痴狂,哪怕盖茨比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追梦人死在了路上,爱慕虚荣的人欢聚一堂。
就像作者借尼克所说的话一样。
汤姆和黛西,他们是粗心大意的人——他们砸碎了东西,毁灭了人,随后就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之中,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
其实他们一点都不粗心,对自己的利益,他们精明的很。
03
人并非生来平等,人的善恶也生来各异。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在为未来、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会因为在校时成绩不好而难过,会因为工作时持续不断的加班茫然失措。
我们都是普通人,弱小,但也坚强。
梦想,这个被别人说烂,但还在我们心中燃烧着的词,有时候熠熠生辉,有时候无可奈何。
我们都是追梦人,迷茫,但也看向远方。
所以盖茨比的了不起,并不是因为他赚了那么多钱,而是他一直都忠于自己的梦,我们都说不忘初心,但太多人在金钱面前丢掉了本真。
所以他是我见过的最执着的追梦人,虽然生于虚构,但在我心里,却有血有肉。
他虽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始终,但在那个虚假的时代里,他活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04
当年钱钟书写《围城》,事业和爱情的围城背后,其实还有心灵的围城。原来我们一直在给自己设限,很少有人,可以站在围城外面。
黛西明明不幸福,但因为爱慕虚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要沉醉在其中。
盖茨比明明出身卑微,但为了让人尊敬,虚构自己的身世,涂改自己的人生。
虚荣是他们的围城,他们没错,围城没错,进进出出,徘徊恍惚之后,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
所以今天再拿起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依然愿意去认真读遍,看看盖茨比紧张时的模样,狂怒时的模样,看看他挣扎又难熬的心,看看他死时门庭冷落后的世道人心。
纸醉金迷,这也是作者菲茨杰拉德曾经最爱的东西,但好在,他在沉醉之余也看透了那背后的凌乱不堪,给我们留下了这部《了不起的盖茨比》。
看不穿时,莺歌燕舞,车水马龙。
看穿时,楼起楼塌,马困人乏。
本该如此?
不过如此。
网友评论
·原来我们一直在给自己设限,很少有人,可以站在围城外面。虚荣是他们的围城,他们没错,围城没错,进进出出,徘徊恍惚之后,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
·看不穿时,莺歌燕舞,车水马龙。
看穿时,楼起楼塌,马困人乏。
有差距 有落差
我矮做穷你嫁给我吗?
黛西在追逐上层社会时迷失了自己,盖茨比在追求黛西的时候也是迷失了自己,这种迷失的性质是一样的。
因盖茨比爱,所以受赞扬,因黛西不爱,受贬责。抛开表象,他们两人追求的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看穿时,楼起楼塌,马困人乏。
本该如此?
不过如此。
真爱抵不过纸醉金迷的荣华富贵,真实和勇敢是谎言和懦弱的替罪羊。盖茨比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美国长岛还是在地球其他任何角落。
盖茨比的了不起,并不是因为他赚了那么多钱,而是他一直都忠于自己的梦,我们都说不忘初心,但太多人在金钱面前丢掉了本真。
好喜欢这句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直想看,都没有耐下心。我们满心追逐,以为抓住所求的梦想,就会快乐,其实所有的离开与丢失都带了几分注定,静下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看后的感受是什么呢?有点说不上来。用尼克的视角来进行描写,看到了人性的阴暗。
盖茨比每天挥霍家产,举办晚会,只为引起黛尔西的注意,只为她能回到自己身边,尽管他知道她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他什么都可以不介意,只要他回来,我们能说他愚蠢吗?不行,人的感情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最后,他因为黛尔西而死去,他也许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威尔森来杀害自己的真正原因,他也永远不会知道了,他就这样与世长辞。最悲哀的是莫过于在他的葬礼上只有尼克,他的父亲,还有一个曾经来参加过宴会的客人,这说起来是多么的讽刺,生前他举办宴会,还参加的人数不胜数,即便是不认识的人也要来凑凑热闹,现在他死去了,却没人来与他道别,就连他常年的合作伙伴也找无数个理由来搪塞尼克。朋友不要多,有几个真心的就好。你的真诚换来的却是冷漠,愿你在天堂安息,在天堂认识几个真心的朋友,像尼克般的朋友。
汤姆,因为家底厚实,成天花天酒地,但他也有自己的能力,这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但是在这本书里谁的心机不重呢?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因为威尔森太太的死而感到伤心难过,有没有为他往日的情人掉下一滴眼泪,不知道他有没有因为嫉妒愤怒嫁祸于盖茨比而感到丝毫的内疚,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开车撞死威尔森太太的不是盖茨比而是他的枕边人黛尔西,也许他根本就不在意谁才是罪魁祸首,他就是这样自私,他就是只为自己而活。
贝克,怎么说呢,在这里我并没有觉得她是个反面人物,也没有觉得她是个正面人物,她就是个旁观者,在旁边不干涉不参与看着整场剧从开始到结局,她是喜欢尼克的吧,但是这种喜欢可以随时抛弃放弃,她可以豪不受他的影响而后重新开始她的新生活。
黛尔西,这也是个自私的女人,她看中的只有金钱和名誉,她对盖茨比的爱是建立在盖茨比的万贯家财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汤姆妄加揣测他的财产来源时,她毫不犹豫的倒向丈夫那边,尽管她知道盖茨比是那样深的爱着自己,最后就那样让自己的丈夫嫁祸给盖茨比,最后就那样跟汤姆远走高飞。盖茨比的付出是多么的不值得。
尼克,书中的我。我,可以说是事件的参与者,也可以说是旁观者,在之前我并没有对这个人产生多大的感情,直到最后,我,拼命的找能参加盖茨比葬礼的人时,才觉得这个世界还不至于如此冷漠,至少还有一个我愿意为他筹备葬礼,我真正把盖茨比当做我的朋友,虽然我们认识的还不够久,我就是这样义无反顾的尽我所能做好一切,让他一路走好,虽然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这个朋友对他的情感。因为有尼克,我还愿意相信这世界还有爱,还不至于将我们冷冻成冰!
参加宴会的客人们,盖茨比先生总是客气的对待他们的来访,虽然他们总是恶意的揣测他的身世,他的财产,我不知道他到底介不介意,但是他丝毫没有表现出来,总是真诚的宴请,不管这些人是否之前有没有邀请他们。但是最后他死后他们的冷漠象征的不仅仅是这些人,他象征的是这个世界的黑暗与冷漠。
就这样吧,让我们勿忘初心。
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