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一想起过年,就特别思念奶奶。
奶奶生于1937年(民国26年)农历5月11日,是李姓大户人家的第二个闺女,小时候没受过苦,未读书识字,习得一手好女工,纺织缝纫绣花样样出挑。
奶奶十八九岁嫁给爷爷,爷爷家境贫寒,太奶奶身体不好。奶奶常常是出门就下地,进门就做饭,白天跟着爷爷在地里干活,晚上在灯下纺线织布。
好不容易熬过了最贫穷的日子,眼看着大姑出嫁了,我爸结婚了、生了女儿有了儿子,二爸和二姑也长大了,日子一点点好起来,没想到我三岁那年,爷爷却在弟弟一岁生日前因病去世了。
没了爷爷,家里就没了主心骨,太奶奶那时已经行动不便不能下炕。那时候,我们一大家没分家,爸爸妈妈和二姑干地里的活,二爸出去学手艺,奶奶管家。
奶奶说,爷爷非常疼爱我,只要村里来了卖豆花的,爷爷就带我出去吃。爷爷去世了,我看见卖豆花的人来了,就跑回家叫她带我去吃豆花。家里没有钱,她就假装睡着了,我没叫醒她就出去对买豆花的人说”我婆睡着了,明天再吃”,她听见了躺在炕上难过得哭了,觉得委屈了我。
为了生活,奶奶带着一家人学会了炸麻花。记得我家老厨房靠墙支着一块石头案板,案板上方一点的墙上有个碗口大的洞。奶奶告诉我,我家麻花很酥脆,买的人很多,每次揉面很费力,就在墙上打个洞,用棍子揉面。
印象之中,炸麻花的时候,妈妈一边烧火一边哄弟弟,爸爸和二姑坐在案板旁挫麻花,奶奶在油锅旁负责炸麻花。站在油锅旁,热自是不用说的,关键还得弯着腰用筷子不停拨拉麻花,看似简单其实最辛苦。一堆面炸成麻花,奶奶每次都累得腰疼,就让我帮她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