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这个社会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一定是谎言。”
疫情期间,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到过。
大到一个家,小到一个圈子和朋友之间大都如此。
这个社会不只有一种声音,允许对立其实是一个人包容的体现。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和立场不同,有人迎合奉承圆滑些,有人率真耿直不会拐弯抹角。圆滑的人会说些让人听起来愉悦的话,耿直的人不善于迎合,内容真实却是他人不爱听。
疫情期间,我因照顾病人无暇顾忌写作,偶尔闲暇的时候瞥一眼105班的写作群。群里已经很久都看不到大家互相点评了,有的战友每天都发日更,几乎无人点评;有的战友发了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却不点评上下楼的文章;有的战友发了作业,是跟谁熟悉点评谁的;有的战友干脆就不写了,也没请假。可是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没人来管吗?如果出现第一次,就能单独找人聊聊呢?万一有效果呢?

我始终相信“树挪死,人挪活”。做事情困难都会有,不忘初心是根本。如果你还是个怀揣梦想的追梦人,问问自己——
一开始激情满满,立下的豪言壮志还记得吗?
“007不写就出局7天写一篇,7年后一起去南极的梦想”还想不想实现?
班级里目前的气氛喜欢不喜欢?
只剩21人的班级,领头羊很重要,团队合作也很重要。我希望这个班级是大家共同进步的一个家园,而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
还记得上次我找小七来拯救班级的时候,他单独找过每位退群的战友了解原因,努力争取了留人。
我相信每个坚持到现在的战友,都对班级有一份感情在,有着对班级满怀期待的心情和信任,希望能够和战友们共同认识到105班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去分析问题,找到原因,努力改善,携手走过7年,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有句话说“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也要学会遵守规则。”任何一个规则都是建立在规范和约束人的基础上,但人不是被动的接受规则。规则的执行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咱们班现在只剩下20多个人了,我认为已经不适合惩罚和抱人出群了,继续这样下去,恐怕班不成班。

我的思路是,首先要让大家真正从根本上认识到写作的意义。比如,平时可以分享下写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心理认知的改变,甚至是职业发展的收获和收入的增长,让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影响着群里的每位战友。
其次,群里每月也组织一次主题交流活动,可以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视频沟通,活跃下气氛,增进团体凝聚力。
疫情过后,105班的战友们如果有时间,每年也可以共同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个我很期待的行动。
想法很多,上面三点我觉得努努力,是能够在践行中慢慢实现的。
我们想法还不够完善,也可能存在偏差。战友们有好的主意可以共同讨论下。
最后想问问,战友们有没有信心让班级动起来呢?

2020.03.21 伽人手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