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路奔跑,穿过重重屏障,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在大地与海洋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除了涛声,一无所有。
这是特吕弗在1959年拍摄的电影《四百击》里的最后一幕。影片是黑白的,但这并没有让这部电影蒙尘,大概是因为没有什么比黑白色调更适合阴冷潮湿的冬天吧。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冬天的巴黎,一个来自重组家庭的男孩在学校不断制造混乱最终被开除,但离开了学校的他也并不被这个社会所容纳,最后他因为未遂的偷窃而被自己的继父送进了少管所。整部影片的基调都是灰白的,像极了那个坚硬而无趣的成人世界,而让这部老电影在几十年后还能够吸引眼球的恰恰是灰白背景之下那属于少年人的一点倔强的温度。
影片中的少年安东尼之所以被学校开除,是因为他在作文里写下了那些刻在他骨髓里的巴尔扎克的文字而被视作抄袭,傲慢的老师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不可能对巴尔扎克有什么深刻的了解,但他不知道安东尼会在晚上偷偷地为巴尔扎克的神龛点上一支蜡烛。蜡烛跳动的火花是一个少年面对那些穿越时空的不朽文字时炽热的心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被教会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分析复杂的文本,就像法医用手术刀仔细地解剖一具尸体,但直面那些文字时的怦然心动却渐渐被人遗忘。安东尼的蜡烛后来不小心点燃了他自己制作的纸质神龛,差点酿成一场火灾,这样荒唐的经历在许多年后大概会作为儿时的笑柄,在觥筹交错间从嘴里滑出,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那个灰白色的世界里,没有人需要记得巴尔扎克。
每一个人的少年时代大概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都不太愿意花时间去为这个世界上色,于是它就变成了单调的灰白。在曾经那个彩色的世界里存着一些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执念,就像影片中安东尼被开除后想要去看看他从未见过的大海。这个忧郁的少年在影片中唯一一次落泪是在少管所将他押送到远方的车上,他透过铁窗看着冰冷而繁华的巴黎,所有熟悉的一切都渐行渐远,原来小打小闹,自由自在的生活结束了,空无一物的少年只剩下偶尔在梦中出现的大海。但就是这一点星星之火,让他最终冲破了牢笼。成年人永远也无法理解那种少年时代的梦所能带来的巨大能量,就像《少年的你》里那个警官的台词“我们是不行,可他们还是少年。”
安东尼最终看到了大海,影片结尾的镜头对着男孩拉近、定格,在他茫然略带忧愁的眼神中戛然而止。大概安东尼的少年时代也在那一刻结束了吧,他一路奔向自己的梦,但面对着苍茫无际的大海,生活依然毫无出路,所有的激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迷茫。电影的名字“四百击”本来是一个法语谚语,意思是“乱子”,或许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场灰白世界里的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