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处处威仪 胆大心细-2

处处威仪 胆大心细-2

作者: 慧一入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22:23 被阅读0次

在坐的姿势当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细节,就像经书上提到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勿践阈”,就是在站或者在坐的时候不要去踩东西。比方说古代有门槛,你踩在上面。那个姿势就很难看。也让人觉得你很轻慢,很随便。而且东西让你踩久了会怎么样?容易坏掉,所以这也是一个惜物的态度。现在很多小孩子坐在椅子上可能脚是踏在椅子的杆子或者桌子的杆子上。这都要及时地修正,像在咱们班上,看起来坐得不错,可是往底下一看那就千奇百怪都出来了。有的在读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时候,是在那里左右晃腿,有的就踩着椅子或凳子的杆子上,还有的情况是突然上课上到一半,有孩子的椅子倒了下去,为什么呢?那个椅子的杆被踩断了。所以孩子很多动作我们都要适时的给他修正,他才会习惯成自然。

“勿跛倚”,就是站的时候歪一边或者靠东西这都不好。当他连站的时候都这么随意,这么随便你敢把重要的事情给他做吗?相信小事都这么忽略,办大事的时候也不可能突然变得谨慎。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大的能力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抓起,一个人不好的行为都是从生活细节开始忽略掉的。

下一句:“勿箕踞”。箕是畚箕,口开得很大,所以“勿箕踞”的意思就是坐下去两腿不要分得很开,你开得很开,看起来就很不文雅,假如又是女性,可能就要惹人非议。

“勿摇髀”,就是坐下来的时候别晃腿,但有的还不是左右晃还会上下晃。假如你在上课的时候旁边的人也在那里一直晃,你可能会很难受,所以这个习惯要改掉。

人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个人讲话必须要晃?他的内心焦虑不安,当他内心焦躁不安,跟你在谈话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应付。是不得不做。而很多他觉得很重要的事比方说学习内容的领会、背诵的章节等(孩子的教育或者家庭夫妻关系)。他都没有办法解决。所以一直挂在心上,但是每天又不得不把那些必须要赶快去做的事情做了,这样他的心就一直没有办法完全专注在当下。所以他一焦躁身体就开始晃动了。所以,一来要提升我们的智慧,二来要时时保持警觉性。常常观照自己的言语还有自己的肢体、动作是不是有不恰当之处,久而久之你的这些言语行为就会内化,时时保持一个恭敬、有礼节状态。

这是威仪的部分。

                      来自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

相关文章

  • 处处威仪 胆大心细-2

    在坐的姿势当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细节,就像经书上提到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勿践阈”,就是在站或者...

  • 处处威仪

    《弟子规》“步从容 ,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这句经文主要教导一个人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我们的老祖宗也用一个很...

  • 威仪

    昨夜临睡前照例听杨宁老师的音频,无意听到有关人的行住坐卧,佛家说的威仪。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言行举止。 有...

  • 胆大心细

    胆大心细,这个词语是我在学车过程中学到的,别人经常说胆大心细,胆大心细,那到底是怎么样个胆大心细呢? 在学车的过程...

  • 青州老乡的悟道诗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

  • 每日一言

    胆大心细!

  • 说 威仪

    讲究容貌仪态原本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情常态;在等级社会中,上层人士更须以此来彰显身份,以区别于常人,所以早在先秦著...

  • 做坏事敢留名,偷来的锣还使劲敲

    胆大心细脸皮厚

  • 风起

    打坐的心并不是老想着打坐,而是在四威仪中保持觉知。四威仪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心不散乱,不失念,不昏沉,不掉...

  • 具足威仪

    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阇黎教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阇黎教:阇黎就是阿阇黎。阿阇黎是梵语,译为“轨范师”,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处处威仪 胆大心细-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tyrftx.html